专访德国卫生专家: 中国走上了他国的防疫之路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今天(12月7日)公布了新冠防疫的“新十条”规定,包括不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减少检测范围和频次,不搞大范围封控,允许居家隔离而不必集中隔离等。作为公共卫生专家,您看到这样放松限制的变化有何感想? 

泽布:可以说,中国现在走上了一条很多其他国家早已走过的路。您提到的这些措施是适合中国目前情况的。当然不能一下子放弃所有的防疫措施,比如像我们在欧洲国家甚至在讨论取消隔离义务等。中国与我们不同的情况是,居民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在此背景下,放松限制是会带来一些问题的。  

中国现在的出发点是,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重症、死亡率等方面的后果不那么可怕。在居民已建立起免疫保护的地方是这样的,比如已多次注射疫苗、打过加强针或感染过病毒,而不是说奥密克戎本身变得多弱。在中国,很多人没有接触过新冠病毒,因此整体的免疫能力可能不如在其他国家。 

德国之声:新计划中的一点是提高老年人接种疫苗的速度和比例。老年人接种比例不够高是中国令人担心的一个情况。对这个群体来说,现在逐步放开是否意味着感染风险增高? 

泽布:这一点非常重要。加快老年人和有基础病人群的接种步伐,对能否建立免疫保护非常关键。中国有能力做这件事,尤其是提高加强针的接种比例,这项功课一定要做好,而且希望能尽快。因为对老人、有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感染新冠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引起重症乃至死亡。中国的这个风险目前是高于其他国家。 

播放视频

2:12 min

上海老年人如何看待动态清零?

德国之声:中国官方现在向民众传递的一个信息是,奥密克戎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但按我理解,您认为在中国不能这样说? 

泽布: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很强,能够快速传播。当它在一个很多人已经打过疫苗、感染或多次感染过的群体中传播,据现在的观察症状相对轻微,但前提是患者打过疫苗或已经感染过。而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因此奥密克戎在中国有可能仍是一种危险的病毒,尽管它本身的致病性可能略有降低。以香港为例,我们可以看到,那一波奥密克戎疫情在很短时间内导致了很多重症。中国领导层肯定了解可能会出现这种风险,因此,这对决策者和医疗系统将是一个考验。 

德国之声:中国现在计划减少核酸检测,同时放松防疫限制。这样的话,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感染不会被发现?

泽布:是的。中国迄今的检测方式最大化地检出了感染者,但长期来看这种方式意义不大,也不可能一直坚持下去。因此减少核酸检测、有针对性的检测是更恰当的,例如在特定场合、对特定人群、老年人进行检测。长期、反复的全民检测、到任何地方都要求阴性检测结果,确实是有些夸张的,况且也要考虑经济因素。 

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一些感染者发现不了。中国会出现更多的感染,基于目前的变异株我无法设想会有另一种情况。因此重要的是让民众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做检测、什么时候应该自我隔离,同时重点检测高风险的人群。 

播放视频

2:24 min

疫情之下 中国经济气喘吁吁

德国之声:您曾经提到过,如果新冠病毒在中国传播失控,有可能在那里产生新的变异。为什么? 

泽布:病毒总是在不断变异的,奥密克戎也不例外。奥密克戎迄今的变异似乎显示这个 变种已进化得相当完善,不过这是在多数人打过疫苗或感染过的基础上,而非面对缺乏免疫保护的人群。中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感染数量增加,而且是在不同的人群中,病毒传播形成新的规模和动态。如果病毒复制的基数和频率很高,出现新变异的可能性就高,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因此,疫情监控很重要。通过对感染病例至少是抽样性质的病毒基因测序,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的变异株,这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德国之声:总体看中国疫情未来的发展,现在最让您感到担心的是什么? 

泽布:对年轻的、60岁以下、基本健康的民众,我并不担心。他们中的多数人或许日后会感染新冠病毒,但绝大多数人症状不会严重,会自愈。和在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真正令人担心的是被定义为感染可能导致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包括老年人、有某些严重基础病——比如循环系统疾病——的人。在中国,现在应该特别关注这些人。鉴于防疫策略的改变,可以预见中国会出现更多的感染,因此应该重点保护这些人不蒙受严重的危害。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资源 : DW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认识这位在斯里兰卡创建并出售价值 6 亿美元的企业软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

Sanjiva Weerawarana 是斯里兰卡的成功典范。他于 2005 年创立了企业软件公司 WSO2,在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该公司的年经常性收入 (ARR) 接近 1 亿美元,随后于 5 月以 6 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 EQT。 他有时也会为 Uber 开车。…
Read More

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长被看好? 专家指恐被误导性夸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下周一(7月17日)将公布第二季经济成长率数字,法新社的一项调查预测相较去年将大幅增长。不过分析人士表示,鉴于中国去年第二季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经济基数本来就低,周一政府公布的数据可能会误导性地被夸大。 一年前因为新冠疫情失控,在骤然实施封锁、旅行限制和工厂关闭等措施常态化的情况下,中国第二季的经济同比增长仅0.4%,这是近年来最低的季度数据之一。 法新社采访的13位专家预测今年4月至6月中国经济增长将来到7.1%。但是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首席中国学家馬青(Gene Ma)认为,法新社采访专家所预测的数字是因为前一年的基数过低而被人为地高估。 今年第一季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5%,反映出去年12月清零政策突然结束后经济活动复苏。然而某些行业复苏缓慢,仿佛失去了动力;就业市场低迷和对未来的普遍不确定性,也反映了着消费者的信心还在谷底。 推广可持续全球贸易的非盈利机构韩礼士基金会(Hinrich Foundation)的研究员斯图尔特·帕特森(Stewart Paterson)指出,从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人现在不敢过度消费,影响层面包括度假旅行、购车和购屋。 官方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有五分之一的中国年轻人失业,下周一公布的6月份数据可能会再攀高。 穆迪分析公司的宏观经济学家哈里·墨菲·克鲁斯(Harry Murphy Cruise)表示,就业市场的需求低迷意味着企业在招聘方面犹豫不决,在扩大业务之前采取“观望”态度。他说,中国去年反复封锁和突然开放的政策转变,加剧了企业的犹豫。 这反过来又引发了通货紧缩和总体物价下降的担忧,可能会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经济困境。 专家预测,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上全球经济低迷和全球通胀也在过去几个月对出口造成压力。 过去数十年来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出口一直都是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杠杆。然而根据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出口下降…
Read More

斯里兰卡的预算应对严峻的经济危机

伦敦, (16/11 – 57) 斯里兰卡总统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已经列出了破产国家的预算对于2024年,他的努力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见面的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程序不进一步向公众传播怨恨提前于预期的选举。 一些观察家对这些提案表示赞赏,不仅因为其中包含的内容,还因为它们没有包含的内容,没有新的内容税收除了已经宣布的加息之外。但其他人表示担心,预算似乎旨在安抚某些选民,而且只是暂时的,而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帮助选民。挣扎群众。 维克勒马辛哈周一公布了预算,宣布了政府的计划将税收收入从今年估计的 2.6 万亿卢比增加到 3.82 万亿卢比(116.7 亿美元)。两周前,政府宣布从 1 月份起将增值税(VAT)从15%提高到18%,作为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定目标的努力的一部分。 财政赤字目标估计为2.85万亿卢比,即国内生产总值的9.1%,高于今年修正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8.5%。维克勒马辛哈在预算演讲中表示:“我们意识到这个国家人民面临的困难。通往稳定和发达经济的道路并不美好。这是艰难、艰难和充满挑战的。”加薪以克服高昂的生活成本。 总统描述了一个正处于十字路口、试图摆脱破产困境的国家。“如果我们成功度过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我们就能创造一个自由和体面的社会。相反,如果我们继续基于政治动机建造沙堡,救济人民,国家将再次破产。” 尽管如此,维克勒马辛哈还是为公务员和养老金领取者提出了新的救济措施。该计划要求向130万名政府雇员额外发放1万卢比的生活津贴,同时将73万名公共养老金领取者的津贴从目前的2500卢比提高到5025卢比。 斯里兰卡人正遭受经济危机的困扰,尽管通货膨胀已经放缓,但经济危机推高了必需品的成本。与此同时,维克勒马辛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同意,提议根据该计划拨款…
Read More

战争前线的中以关系学者:“中国的沉默是道德败坏”

巴勒斯坦恐怖组织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后,双方的交战已将近一周,死伤惨重。在过去几天,中国官方并未站在国际主流舆论的一方谴责哈马斯。那么,中国的模糊态度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呢? “哈马斯透过直播让世界看到他们侵犯人权的暴行,他们将人的四肢砍断、像屠杀动物一样地射杀人民、用步枪猎捕躲藏的民众,挨家挨户地杀害婴儿、小孩及家庭。但中国却想在冲突中将自己塑造成中立角色,这是错误的,这是可耻的,这是道德败坏的。”长期关注中国与中东关系的以色列学者、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The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陶文亚(Tuvia Gering)既悲伤又语带疲惫地告诉本台记者。 本台记者当时的采访时间是以色列凌晨3点,陶文亚正在战区协助军方作战。他表示,他的观点仅是一位中以关系学者的个人立场,而并不代表以色列政府。 10月7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无预警发射数千枚火箭袭击以色列。以色列随后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并向加沙地带发动空袭。截至目前,双方的冲突已导致至少28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中国外交部本周四证实,目前已有3名中国人死亡、3人失联、数人受伤。 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哈以冲突持续升级将造成当地进一步的人道灾难。 不愿意谴责哈马斯的中国政府 不过针对当前哈以冲突,中国政府并未对哈马斯无预警的攻击行动发表直接的谴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五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外长王毅指出,)中方对巴以紧张局势加剧,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深感痛心。我们反对伤害平民的行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没有私利,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 对于中国模糊的表态,以色列外交部10月13日在与中国中东问题特使通话时表示,以方对中国的态度感到“非常失望”,并希望中国对于哈马斯攻击及绑架平民的恐怖行为做出更明确的谴责。以色列驻北京大使馆高级官员尤瓦尔·瓦克斯(Yuval Waks)日前也表示,以色列将中国视为朋友,希望中国能够更强烈地谴责哈马斯。 陶文亚就此分析表示,中国不愿意谴责哈马斯,是因为在美、中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中国长期站在巴勒斯坦的一方:“历史上,中国长久支持巴勒斯坦。因为在美国支持以色列的背景下,中国将自己视为平衡美国影响力的势力。中国在国际舞台不断为巴勒斯坦声援,每个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都会谈到巴勒斯坦人在与以色列对抗中如何的受苦受难。但是,对于以色列遭受巴勒斯坦的恐怖攻击,中国从来没有表达过同情。” 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东和平与安全中心研究员辛尼卜(Zin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