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塞:北京握有COVID起源的关键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周四(4月6日)敦促北京分享关于COVID-19起源的关键信息,他还表示,现在所有假设都摆了在桌面上。

自COVID疫情从中国武汉爆发三年多来,病毒来源依然扑朔迷离。最初被认为是阴谋论的实验室泄漏论正在获得专家以及舆论越来越多的支持,而好不容易出现的自然来源线索又被中共当局刻意切断。

谭德塞在周四新闻会上回答COVID-19病毒起源的提问时说,如果不能完全访问中国拥有的信息,就无法确定病毒起源。

“所有假设都摆在桌面上。这就是世卫组织的立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求北京在这方面进行合作。”谭德塞说,“如果他们愿意这样做,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或它(疫情)是如何开始的。”

中共向WHO通报,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市首次发现COVID-19病毒。最初,外界怀疑病毒与南华海鲜市场有关。

最新出现的一个转折是,有国际研究人员对中国科学家上传到国外数据库中的COVID大流行初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COVID-19传播到人类过程中出现了貉的踪迹,他们怀疑这种动物可能是中间宿主。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科学家的数据意外提供了一些关于病毒起源的信息。

WHO的COVID-19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周四说,最新的中国信息提供了一些跟起源相关的“线索”,但没有提供答案。

她说,WHO目前正在与科学家合作,以了解更多关于2019年最早病例的信息,例如感染者的下落。

她补充说,WHO仍然不知道一些所需的研究是否已在中国进行。

她提到,WHO还要求美国提供原始数据,美国能源部资助的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可能是武汉实验室泄漏导致了COVID-19大流行。

国外科学家从中方同行论文中发现了新线索

促使WHO对北京发表更严厉言词的背景是,外国科学家从中方同行的论文中发现了新线索。

法国索邦大学生物进化学教授德巴雷(Florence Débarre)于3月4日在Gisaid(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中发现了一些新数据。这些数据由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佩佩2022年6月提交,但显示来自一个德国的托管基金会。数据被设置为:在2023年1月30日前,不能被用户共享。

3月9日,德巴雷意识到,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下载到最初的中国COVID-19原始数据。她立即联系了多位病毒学家下载了600千兆字节的新数据,并且运用生物信息工程工具,迅速揭示了这些生物样本中许多动物的存在,其中最瞩目的是一种叫貉子(Haozi)的珍贵毛皮兽,也被叫做浣熊犬。他们认为这一动物很可能是传播病毒的中间宿主。

在他们将发现的结果通告中国疾控中心后,下载数据库变成了对外无法访问。同一天,他们向WHO通报了他们的发现。

3月14日,WHO组织了一次COVID-19病毒起源调查组成员与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之间的讨论会议。


比较奇怪的是,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涵盖上述被删除数据的刘佩佩等人的文章

美国《大西洋月刊》最先报导此事,认为研究人员发现了到目前最有力的有关病毒自然来源的证据,不过谭德塞对此却反应冷淡。

他在3月17日表示:“这些数据并没有为大流行病如何开始提供一个明确答案。”但他也表示,关于病毒来源问题的任何信息,中方都必须立即与国际社会分享。

“这些数据本可以而且是应该在三年前就分享的。”他说。

3月20-21日晚,德巴雷和她的同事们将分析整理出的报告公开发表。

法国广播公司质疑说,WHO在2021年3月对武汉展开调查之后发表报告中的结论明确指出:“没有发现证实华南市场2019年出售活体哺乳动物的信息”。既然如此,这些来自华南市场的哺乳动物的基因数据的可信度又如何呢?而且,为什么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要通过一个由德国托管的基金会上传呢?为什么这些数据上传之后又不能让所有人共享?为何被发现之后又要撤下?

“鉴于前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关键的中国学者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上述疑团或许永远也无法被揭开。”报导最后写道。

来源 :Epoch Times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阿根廷新政府不愿加入金砖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浑然不知

在阿根廷可能的下任外长表示阿根廷不再希望加入由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金砖国家”(BRICS)后,中国星期一(11月20日)重申,支持新的国家加入这个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组织。 路透社周二报道,阿根廷是今年8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上被邀请加入该组织的六个国家之一。中国和俄罗斯正在推动更多国家加入,以抗衡西方国家的经济主导,谋求对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进行重新洗牌。 沙特阿拉伯、伊朗、埃塞俄比亚和阿联酋是其他五个也被邀请加入的国家。 不过,俄新社援引阿根廷新政府提名外长人选的迪亚娜·蒙迪诺(Diana Mondino)的话说,阿根廷现在不会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一在例行记者会被问及此事时称,她不掌握相关情况。她称,金砖合作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欢迎任何有意愿的国家成为金砖大家庭的一员。 阿根廷右翼的“自由前进运动”联盟总统候选人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星期日当选阿根廷总统。米莱和本身是经济学家的蒙迪诺都反对阿根廷加入目前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金砖国家”。 蒙迪诺对俄新社说,“我们不理解目前对阿根廷的好处是什么。如果稍后证明有益处,我们将会再做分析。” 作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哈维尔·米莱周日在胜选演说中表示,国家情况严峻。他承诺带来大幅改变:“阿根廷的重建从今天开始!” 目前,阿根廷正面对通胀飙升和贫困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米莱还对支持者说,“今天是让阿根廷人陷入贫困、无所不在的国家模式的终结,今天是阿根廷颓势的终结。” 米莱补充说,阿根廷将迅速着手改革脆弱的经济,“我想让你明白,阿根廷正处于危急境地,我们国家需要的变革是巨大的,没有渐进主义的余地。” 有分析表示,米莱获胜与其说是因为他有多特别,不如说是阿根廷民众对变革的需求,而这次选举所表达的是大多数阿根廷人的厌倦和政治疲惫,以及对现状的不满。 米莱承诺采取休克疗法挽救经济,包括关闭央行、放弃披索(peso)改用美元为官方货币、削减公共支出。他称削减开支为“电锯”计划,竞选过程中不时在造势现场挥舞电锯。 米莱承诺改善经济的剧烈措施,引起对经济萎靡不振的愤怒选民共鸣,但也引起其他人忧心。米莱的主张在阿根廷民众中引发强烈共鸣,尤其是因为生活压力感到愤怒的青年男性。 一些阿根廷人将这次投票描述为“两害相权取其轻”,虽对米莱挽救经济的做法感到担忧,但对造成今日经济危机的左翼执政党及其庇隆主义更感到愤怒。 米莱的胜选将重塑阿根廷的政治版图和经济路线,也可能冲击全球谷物、锂电池原料和碳氢化合物的贸易。米莱曾抨击阿根廷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并说不与“共产党”打交道,希望强化与美国关系。 来源:VOA
Read More

反日浪潮新一波反伤了中国自家 官方火速降温?

日本福岛核处理水排入大海,中国官方通过舆论渲染日本核污染危害国民健康,再度触发民间反日情绪,各地抵制日货行动一发不可收拾。本周一,官方有限度的压制反日言论。在微博,有关日本的议论一度“跌出”排名前50。消息说,中国尽力反日,反而没有得到世界赞赏,国际评论更指中国毫无理性有失颜面。 据自由亚洲今天报道反日浪潮殃及无辜商人,称官方降温反日情绪。因中国民间抵制日货,殃及各个行业。 几天前,中国网络还是满眼反日鼓动,“真的有被核辐射新闻吓到。好多护肤品、化妆品都不能用了,除此之外,还有食品、日用品等,大家都谨慎避雷吧……”,“我们普通小老百姓能做啥,就是全面抵制,日本的进口产品,什么产品都抵制。只要我们大家够团结,就能最大限度逼迫小日本停止排放污水。” 山东青岛居民孔先生本周一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受抵制日货运动波及,海产业大受损失:“抵制日货,我一个朋友做水产生意,日本排污第二天,他因为在我们这里专营日本海货,亏损很大,这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这是他的原话,其他的城市也有这样的声音”。 有海外网民留言质疑,为什么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而中国却强烈反对,是民众被误导还是政府别有用心。 该报道引述居民孔先生说,抵制日本除了给民众带来损失,更给中国政府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你这样做,全世界都不会给你市场,你(政府)搞的一方面在外交上失分,另一方面对老百姓,你肯定会有麻烦。” 本周一,官方显示有限度的压制反日言论。据该报道,本周一上午,在微博热搜50排名中,有关日本排污的话题一度消失。中午12点半左右,仅有三条与日本有关的信息。 对此,北京居民张先生对自由亚洲说,他看到政府在控制反日言论的流量:“现在好像在有意降低对日本的抗议声音,明白人都看得出,继续反日对中国政府和民间商人都没好处。” 日本静冈大学教授杨海英对本台说,对中国政府而言,呼吁民众反日永远是一张政治牌:“他随时可以打反日牌,随时可以打把国族主义的枪口对向日本。因此,他明明知道核处理水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他也要把这张牌打到高度的政治角度上。” 自由亚洲称,有网民还翻出中新网2013年11月2日报道引述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在北京大学出席“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四十年”论坛时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是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环境大山。他表示,几乎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量,从目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另有网民要求中国公布所有核电厂的废水排放的具体数据。 来源:RFI
Read More

中国在线消费呈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一份报告,京东、阿里巴巴和唯品会是去年中国在线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公司。 该协会表示,前 100 家公司的在线总销售额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282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19%。 去年,随着中国优化 COVID-19 应对措施,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支出等政策进一步展示了在线销售的弹性。 2022年,中国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13.7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7.2%。 该协会表示,前20名企业的在线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90%以上,并将进入前100强排名的门槛提高到5亿元。 在这100家公司中,50家专注于消费品,43家不是电子商务企业。共有47家企业来自华东地区,线上销售额占比33.6%。 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消费需求有望回暖增长,进一步推动消费回暖。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
Read More

中国发布丨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3.1%

中国网10月13日讯 (记者 彭瑶)记者13日从国新办就202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的46.5%。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显著提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全面展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近期,海关总署编制完成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互利和贸易促进4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展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该指数由2013年基期的100升到2022年的165.4,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规模指标显著提升,2022年达到161.3,进出口规模由2013年的10.11万亿元攀升到2022年的18.95万亿元,累计增长87.4%,年均增速达到7%,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5个百分点,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由39.2%提升到45.4%。 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结构指标总体呈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了118.9。我国与共建国家产业结构更加契合、产业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合作基础稳固。 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互利程度总体呈快速提升态势,2022年贸易互利指标达到164,反映出中国与共建国家间开放合作、互惠共享程度不断加深。目前,中国是共建国家中114个国家的前3大贸易伙伴,是6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74个国家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和35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 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促进指标整体呈明显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了217.3。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出口中,近9成面向共建国家,港口、铁路、桥梁、海外产业园等一系列共建项目陆续落地。同时,我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物流通道持续拓展,有力促进了贸易增长。以中欧班列为例,十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从2013年的80列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1.6万列,目前已经通达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 吕大良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对外贸易、跨境物流也更加便捷,国内国际合作更高效,推动了产业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所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实现了稳定的增长。 今年积极推动优质农食产品的准入和进口 继续开展贸易便利化合作 据吕大良介绍,海关把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推进。今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优质农食产品的准入和进口。前三季度,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文件67份,其中农食产品准入协议50份。 二是继续开展贸易便利化合作。我们与伊朗海关署签署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菲律宾、哥斯达黎加、乌兹别克斯坦、南非签署了AEO合作文件。 三是大力提升口岸软硬件水平,优化“一带一路”海关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确保中哈关铁通项目稳定运行。 四是积极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贸易畅通专题论坛有关筹备工作。 五是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研讨会,推动“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机制性合作。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畅通将更加便捷高效,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贸易有望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海关将继续升级发展与共建国家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大力推动贸易安全便利、检验检疫等领域合作,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吕大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