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许州官放火? ——美国为何不遗余力诋毁《港区国安法》?


美国国务院早前发布2023年《香港政策法报告》,肆意抨击特区政府,颠倒黑白,竟称《国安法》“破坏香港法治、侵蚀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

该报告严重有违事实。实际上,香港已经回归多年,至今尚未履行《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由于在立法方面存在严重疏漏,在2019修例风波时,特区政府无法及时采取有效行动止暴制乱。

鉴于维护国安挑战日益严峻,而本港社会秩序仍有待恢复,全国人大常委会适时于2020年6月推出《港区国安法》,保护国家安全不受侵犯,列出四类危害国安罪行以堵塞法律漏洞。

《国安法》颁行之后,成效立竿见影。然而,如今科技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又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带来新挑战,香港亟需与时俱进,既要加紧维护自身安全,还要为保护国家安全打好前哨。

然而,美国却口口声声抹黑特区政府“滥用国安法”。多年来,美国不惜出“重拳”、花血本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机构遍布各地,阵容之强,冠绝全球,至今鲜有国家能与之匹敌。

美国从1940年代开始,尤其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维护国家安全就成为国策的重中之重,“国土安全”之说由此确立,国家外交、经贸发展,所有政策必须以维护国安为基本前提,丝毫不容质疑。

维护国安对于美国政治政策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面面俱到。一旦定性为国安事件,美国政府就会不由分说、严惩不怠,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不管是经济实体还是一个地区,都要承受美国的“铁拳”。

对此,香港深受其苦。香港本是弹丸之地,又距离美国千里之遥,如何能威胁美国“国安”?然而,2020年7月14日,前总统特朗普却以侵犯公民权利、自由为借口,以莫须有的罪名称香港局势对“美国国安构成威胁”,遂援引多项法律法规,号称香港“威胁”美国外交政策以及国家经济,且“情况极不寻常”。美国甚至因为万里之外、子虚乌有的“重大威胁”还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拜登上台亦着力维护国安,与特朗普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去年10月,拜登发布《2022年国家安全战略》,确定中国为竞争对手,称中国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是国际社会“唯一意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战略》公布之后,美国随即在科技上围堵中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禁止美国技术转移中国,不许美国公民在中国科技公司供职。

美国打着“维护国安”的旗号遏制中国,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从限制贸易和投资到加强出口管制,从制裁中央及特区官员到更新产业政策以削弱中国科技竞争力。现在,美国到处拉拢盟友,假借“安全”之名,大搞军事扩张——在菲律宾增建美军军事基地,挑动意识形态中美对决,并煽动信息战、散播虚假信息。

现在的美国,“中国威胁论”响彻朝野,连TikTok都因为是中资公司而被无端扣上了“威胁国安”的罪名,莫名其妙遭到全面封杀。

另一方面,英国也唯美国马首是瞻。2022年,英国通过了《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以“国安”为由,审查和阻止外资收购英国企业。今年3月,首相苏纳克在接受美媒访问时,不忘重拾拜登牙慧,说什么中国“是英国经济的首要威胁”,对世界秩序带来“系统性挑战”。英国新拟的《国家安全法案》草案,全面修订已经过时的反间谍法,还针对所谓“敌对国家”的活动增设新的罪名。现在,该法案已进入立法程序的最后阶段。

人们常常将新加坡与香港相提并论,但新加坡在立法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远比香港严苛。2019年,新加坡国会通过《防止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该法案意在打击在互联网上传播假新闻、散播虚假信息;2021年,《反外国干预法》生效,授权政府打击境外势力干涉内政。尽管人权组织痛批此举限制个人权利和自由,但是美国及其盟友却装聋作哑、听而不闻。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指出,个人权利和自由并非绝对,在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受威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立法限制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该公约的各个缔约方心知肚明,实施维护国家安全的法例,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难免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香港现行的国安法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质虽类似,执法却更宽松,涵盖范围亦有限,甚至未将科技犯罪及境外势力威胁纳入其中。香港的国际化和开放程度冠绝全国,作为祖国的南大门,大力维护国安、履行宪制责任是应有之义。因此,23条本地立法不容再拖,香港必须依照国际准则、参考其他地区的成例,完成历史使命,并且势在必得。

Source: China Daily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欧洲支持哈萨克斯坦规避俄罗斯影响的努力

6月20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阿斯塔纳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后宣布,德国最近支持哈萨克斯坦绕过俄罗斯建立通往欧洲的替代贸易路线和运输走廊的努力。施泰因迈尔宣称,此类措施将进一步阻止克里姆林宫通过哈萨克斯坦逃避制裁的能力(Svoboda,6 月 20 日)。然而,莫斯科通过一条绕过哈萨克斯坦的新走廊重新引导贸易的举措对阿斯塔纳的雄心构成了挑战(参见 EDM,7 月 5 日)。 苏联解体以来,无论是地方政府、周边国家还是国际机构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来设计和建设区域和洲际贸易路线。无论它们源自何处,所有这些计划都与赞助商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密不可分。因此,它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双边、区域和国际竞争的要素。这些计划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将亚洲、欧洲和中亚国家,包括阿富汗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联合起来(Unescap.org,7 月 19 日访问)。 纵观历史,中亚一直处于文明和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它的战略位置吸引了寻求控制亚洲、欧洲和中东之间潜在利润丰厚的走廊的各个帝国和列强的注意。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斯坦的城市不仅是中国到欧洲商品的中转站,而且还积极参与联合生产和贸易以及文化价值观和思想的交流(俄语。人民网,2013年11月29日;  EL,2017年3月18日)。 因此,此类演习已成为中亚国际政治中长期存在的一个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尤其是在哈萨克斯坦,因为其地理位置是连接中亚、里海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的纽带。例如,2023年6月,哈萨克斯坦首次与阿塞拜疆签署了一系列协议,通过里海和阿塞拜疆将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和矿产运往高加索和欧洲市场,这些市场渴望获得这些进口(阿斯塔纳)泰晤士报,6 月 22 日)。在这些问题上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协议绕过了俄罗斯,从而标志着哈萨克斯坦在经济和政治上独立于普京的俄罗斯又迈出了一步(欧亚网,6 月 28…
Read More

专家: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将低于此前预期

路透社一项针对经济学家的最新民调显示,专家认为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将低于此前的预期,且倾向于进一步下调评级。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危机、地方政府债务累累,中国能实现今年政府设定的经济增速5%的目标吗? 外界下调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路透社这项覆盖了中国大陆内外的76名分析师预测的调查显示,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5.0%,预计明年增速放缓至4.5%。与7月份调查相比,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为进一步下调留下了空间。 路透社报道指出,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政府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可能会落空,因为北京的政策刺激不足以稳定经济形势。 旅美经济学者秦伟平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分析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历史遗留问题。 “近四十年经济高速增长有太多遗留问题。特别是从政府到民间之前几年对未来充满太多的信心,大量加杠杆、高负债、过度投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他说:“现在市场展现的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的问题,其实就是经济泡沫破灭的过程。”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日前出访越南并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面临“经济危机”,既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也与中方经济政策有关。美国副财长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本周一表示,中国经济问题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更难应对,甚至还会波及邻国。 同时,澳大利亚财长查默斯(Jim Chalmers)也称,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给该国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秦伟平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不仅仅针对邻国,全球经济可能都要受其拖累。“这只是中国每年巨大的(进口)采购量突然下滑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债务危机、经济危机都在逐步全面爆发,很有可能引发全世界的经济衰退,这个时间节点很可能是2024年。” 实现政府设定经济增长目标阻力重重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0%的经济增速,也明显快于过去三年4.5%的年均增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9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总体回升向好”;“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今年三月,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左右。这一增速是自1994年中国政府开始设定目标的最低数字。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告诉本台,随着失业率高企、房地产危机和地方政府债务,想要实现5%的增速压力重重。 他说:“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了,我们都知道‘三驾马车’现在全部熄火,对欧美的进出口都在下滑,可能对东盟和俄罗斯进口有所上升,但不足以弥补对欧美进出口下滑的损失。”…
Read More

阿根廷新政府不愿加入金砖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浑然不知

在阿根廷可能的下任外长表示阿根廷不再希望加入由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金砖国家”(BRICS)后,中国星期一(11月20日)重申,支持新的国家加入这个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组织。 路透社周二报道,阿根廷是今年8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上被邀请加入该组织的六个国家之一。中国和俄罗斯正在推动更多国家加入,以抗衡西方国家的经济主导,谋求对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进行重新洗牌。 沙特阿拉伯、伊朗、埃塞俄比亚和阿联酋是其他五个也被邀请加入的国家。 不过,俄新社援引阿根廷新政府提名外长人选的迪亚娜·蒙迪诺(Diana Mondino)的话说,阿根廷现在不会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一在例行记者会被问及此事时称,她不掌握相关情况。她称,金砖合作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欢迎任何有意愿的国家成为金砖大家庭的一员。 阿根廷右翼的“自由前进运动”联盟总统候选人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星期日当选阿根廷总统。米莱和本身是经济学家的蒙迪诺都反对阿根廷加入目前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金砖国家”。 蒙迪诺对俄新社说,“我们不理解目前对阿根廷的好处是什么。如果稍后证明有益处,我们将会再做分析。” 作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哈维尔·米莱周日在胜选演说中表示,国家情况严峻。他承诺带来大幅改变:“阿根廷的重建从今天开始!” 目前,阿根廷正面对通胀飙升和贫困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米莱还对支持者说,“今天是让阿根廷人陷入贫困、无所不在的国家模式的终结,今天是阿根廷颓势的终结。” 米莱补充说,阿根廷将迅速着手改革脆弱的经济,“我想让你明白,阿根廷正处于危急境地,我们国家需要的变革是巨大的,没有渐进主义的余地。” 有分析表示,米莱获胜与其说是因为他有多特别,不如说是阿根廷民众对变革的需求,而这次选举所表达的是大多数阿根廷人的厌倦和政治疲惫,以及对现状的不满。 米莱承诺采取休克疗法挽救经济,包括关闭央行、放弃披索(peso)改用美元为官方货币、削减公共支出。他称削减开支为“电锯”计划,竞选过程中不时在造势现场挥舞电锯。 米莱承诺改善经济的剧烈措施,引起对经济萎靡不振的愤怒选民共鸣,但也引起其他人忧心。米莱的主张在阿根廷民众中引发强烈共鸣,尤其是因为生活压力感到愤怒的青年男性。 一些阿根廷人将这次投票描述为“两害相权取其轻”,虽对米莱挽救经济的做法感到担忧,但对造成今日经济危机的左翼执政党及其庇隆主义更感到愤怒。 米莱的胜选将重塑阿根廷的政治版图和经济路线,也可能冲击全球谷物、锂电池原料和碳氢化合物的贸易。米莱曾抨击阿根廷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并说不与“共产党”打交道,希望强化与美国关系。 来源:VOA
Read More

英媒:逾75%外资今年已从中国股市撤离

尽管北京在努力提振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据报道,今年前七个月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已有四分之三以上撤离,全球投资者已抛售了价值超过 250 亿美元的中国股票 。 据英国媒体《金融时报》报道,随着中国2022年底放弃破坏性的“清零”政策,全球投资者从2023 年1 月开始,以创纪录速度买入中国股票,预期其经济将出现反弹。 但近几个月来,由于对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的担忧日益加剧以及令人失望的增长数据,外国基金已强力抛售头寸。大幅抛售使得离岸投资者的净买入量有可能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年度总额。 据《金融时报》估计,自北京当局承诺提供更为实质性的经济政策支持,8月外资在中国股市高峰达人民币2350亿(约美元326亿),但目前仅为人民币547亿元(约美元77亿) 。 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由于中国领导人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全球机构投资者推迟了购买。 香港一家投行交易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现在日本、印度、韩国、台湾都火了, 投资者现在的想法是,“我不需要在中国,如果我在中国,我的投资组合就会受到阻碍。” 另一个香港的交易部门负责人表示,要想让管理着 10 亿美元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将10%的资金投入到中国,必须有良好的长期增长数据,否则投资者就不会去那里。 来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