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拟禁券商吸纳离岸交易新客户 打断中港股市连日升势

中国政府动用近5亿人民币的救市行动,仅增持四大国有银行,却已被央媒形容为稳预期、强信心,能带动投资者信心和增加投资。但外媒一则有关中国政府拟要求券商禁止为中国的客户开户进行离岸交易的消息,已打断中港股市连日的升势 。

由中国国家出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公告,增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银行的A股股份,并表示,在未来6个月会继续增持。综合中国媒体的报道,汇金公司这次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买入四大银行的股票,按4家银行当日的价值计算,汇金公司的增持行动,合计动用约4.77亿元人民币。

《人民日报》和《中国证券报》周五(10月13日)均有发文,分析汇金公司罕见增持四大国有银行股的行动。《中国证券报》在头版评论文章表示,汇金公司增持的消息,激发A股市场反弹。又说,增持代表股东对公司价值的认可,重要股东在关键时刻“出手”,释放稳预期、强信心的积极信号,有利稳定市场和增强投资者信心,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的涟漪效应。

彭博同日也引述消息表示,中国考虑设立规模涉千亿人民币的平准基金,提振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但路透社引述多个消息人士表示,中证监已通知中国的券商及海外的分支机构,禁止吸纳中国的新客户进行离岸交易,防止投资者绕过中国的外汇管制,并要求在10月底前下架招揽中国客户的应用程式及网站。中证监对以上的消息均没有回应。

评论:”国家队”出手慢规模小 救市效力有限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国家队”增持四大银行的举动,反映救市只会救国有银行,以稳定银行体系为主,但暂时看到的救市规模有限,不足以稳定市场不足的信心。

李兆波:”因为房地产的问题已出现一段时间,如果能早点行动,在火还没有烧太猛时,先把房地产问题解决,还可以保住银行。到投资者对银行系统信心有所动摇才出手,一定要大规模出手救市,可能最少要动用几万亿,才足以稳定市场信心。暂时的表现像是’见一步走一步’的态度,使决策反应慢了。”

评论:只救国有银行 显示民间资本对中国银行体系失去信心

经济学者司令也表示,中国媒体形容的所谓救市行动,规模和力度不能与胡温时代的大水漫灌作比较,显示中国受到经济差和人民币贬值影响,削弱宏观调控的能力,四大国有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体系的重要支柱,如今成为拯救的目标,表明中国民间对银行系统和前景已失去信心。

司令:“这四家银行都是上市公司,何尝不想通过散户或其他机构投资者充实资本金,这恰恰说明中国的四根支柱:工农中建这个银行体系,只能靠中国政府自己去维持。中国社会现在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失去信心,藏富于民的这部分巨大财富,好像没有多少人愿意出来救市。中国政府要限制他们开离岸帐户,说白了就是关门打狗,让老百姓不要把钱扔出去。”

司令表示,中国的民间资本,在对中港股市失去投资的信心和兴趣下,继续推出救市行动的提振作用有限,难以扭转民间千方百计转移资金的态势。

来源:RFA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日本把与中国的关系作为重心,继续要求中国撤销日本水产品暂停进口措施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月13日在记者会上,就中国因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而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表示,将继续要求中国立即撤销。 岸田透露称6日在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站着短暂交谈之际,直接了当地讲了日本的立场”。 日本共同社分析,对于日本岸田政府而言,外交领域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关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日本称安全性没有问题,中国则表示反对并把它作“核污染水”,双方存在分歧。 日本在要求中方撤销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措施的同时,将朝着去年11月的日中首脑会谈上确认的“构建具有建设性的稳定关系”,探索高层对话的机会。还希望为首相岸田文雄访华创造环境。 因为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岸田和中国总理李强没有举行正式会谈,但日本外务省消息人士强调说:(两人)谈到构建具有建设性的稳定关系很重要,而不仅仅是处理水。 日方设想下一次首脑间的接触机会是11月在美国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会议,将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出席。 10月23日将迎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5周年,两国首脑是否在这一节点互致贺电也受到关注。在去年9月的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岸田与习近平互致了贺电。 来源:RFI
Read More

只许州官放火? ——美国为何不遗余力诋毁《港区国安法》?

美国国务院早前发布2023年《香港政策法报告》,肆意抨击特区政府,颠倒黑白,竟称《国安法》“破坏香港法治、侵蚀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 该报告严重有违事实。实际上,香港已经回归多年,至今尚未履行《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由于在立法方面存在严重疏漏,在2019修例风波时,特区政府无法及时采取有效行动止暴制乱。 鉴于维护国安挑战日益严峻,而本港社会秩序仍有待恢复,全国人大常委会适时于2020年6月推出《港区国安法》,保护国家安全不受侵犯,列出四类危害国安罪行以堵塞法律漏洞。 《国安法》颁行之后,成效立竿见影。然而,如今科技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又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带来新挑战,香港亟需与时俱进,既要加紧维护自身安全,还要为保护国家安全打好前哨。 然而,美国却口口声声抹黑特区政府“滥用国安法”。多年来,美国不惜出“重拳”、花血本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机构遍布各地,阵容之强,冠绝全球,至今鲜有国家能与之匹敌。 美国从1940年代开始,尤其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维护国家安全就成为国策的重中之重,“国土安全”之说由此确立,国家外交、经贸发展,所有政策必须以维护国安为基本前提,丝毫不容质疑。 维护国安对于美国政治政策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面面俱到。一旦定性为国安事件,美国政府就会不由分说、严惩不怠,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不管是经济实体还是一个地区,都要承受美国的“铁拳”。 对此,香港深受其苦。香港本是弹丸之地,又距离美国千里之遥,如何能威胁美国“国安”?然而,2020年7月14日,前总统特朗普却以侵犯公民权利、自由为借口,以莫须有的罪名称香港局势对“美国国安构成威胁”,遂援引多项法律法规,号称香港“威胁”美国外交政策以及国家经济,且“情况极不寻常”。美国甚至因为万里之外、子虚乌有的“重大威胁”还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拜登上台亦着力维护国安,与特朗普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去年10月,拜登发布《2022年国家安全战略》,确定中国为竞争对手,称中国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是国际社会“唯一意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战略》公布之后,美国随即在科技上围堵中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禁止美国技术转移中国,不许美国公民在中国科技公司供职。 美国打着“维护国安”的旗号遏制中国,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从限制贸易和投资到加强出口管制,从制裁中央及特区官员到更新产业政策以削弱中国科技竞争力。现在,美国到处拉拢盟友,假借“安全”之名,大搞军事扩张——在菲律宾增建美军军事基地,挑动意识形态中美对决,并煽动信息战、散播虚假信息。 现在的美国,“中国威胁论”响彻朝野,连TikTok都因为是中资公司而被无端扣上了“威胁国安”的罪名,莫名其妙遭到全面封杀。 另一方面,英国也唯美国马首是瞻。2022年,英国通过了《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以“国安”为由,审查和阻止外资收购英国企业。今年3月,首相苏纳克在接受美媒访问时,不忘重拾拜登牙慧,说什么中国“是英国经济的首要威胁”,对世界秩序带来“系统性挑战”。英国新拟的《国家安全法案》草案,全面修订已经过时的反间谍法,还针对所谓“敌对国家”的活动增设新的罪名。现在,该法案已进入立法程序的最后阶段。 人们常常将新加坡与香港相提并论,但新加坡在立法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远比香港严苛。2019年,新加坡国会通过《防止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该法案意在打击在互联网上传播假新闻、散播虚假信息;2021年,《反外国干预法》生效,授权政府打击境外势力干涉内政。尽管人权组织痛批此举限制个人权利和自由,但是美国及其盟友却装聋作哑、听而不闻。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指出,个人权利和自由并非绝对,在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受威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立法限制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该公约的各个缔约方心知肚明,实施维护国家安全的法例,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难免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香港现行的国安法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质虽类似,执法却更宽松,涵盖范围亦有限,甚至未将科技犯罪及境外势力威胁纳入其中。香港的国际化和开放程度冠绝全国,作为祖国的南大门,大力维护国安、履行宪制责任是应有之义。因此,23条本地立法不容再拖,香港必须依照国际准则、参考其他地区的成例,完成历史使命,并且势在必得。 Source: China Daily
Read More

拉赫蒙统治下的塔吉克斯坦

法蘭克福、布魯塞爾 (25/3 – 75) 1991 年 9 月 9 日,塔吉克斯坦宣布自己是一個獨立於蘇聯的主權國家,今天的塔吉克斯坦是一個憲政共和國,由 Emomali Rahmon 總統統治,他於 1994 年上任。它擁有超過 800 萬人口,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儘管它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黃金、鈾和石油儲備。 塔吉克斯坦總統埃莫馬利·拉赫莫諾夫…
Read More

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长被看好? 专家指恐被误导性夸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下周一(7月17日)将公布第二季经济成长率数字,法新社的一项调查预测相较去年将大幅增长。不过分析人士表示,鉴于中国去年第二季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经济基数本来就低,周一政府公布的数据可能会误导性地被夸大。 一年前因为新冠疫情失控,在骤然实施封锁、旅行限制和工厂关闭等措施常态化的情况下,中国第二季的经济同比增长仅0.4%,这是近年来最低的季度数据之一。 法新社采访的13位专家预测今年4月至6月中国经济增长将来到7.1%。但是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首席中国学家馬青(Gene Ma)认为,法新社采访专家所预测的数字是因为前一年的基数过低而被人为地高估。 今年第一季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5%,反映出去年12月清零政策突然结束后经济活动复苏。然而某些行业复苏缓慢,仿佛失去了动力;就业市场低迷和对未来的普遍不确定性,也反映了着消费者的信心还在谷底。 推广可持续全球贸易的非盈利机构韩礼士基金会(Hinrich Foundation)的研究员斯图尔特·帕特森(Stewart Paterson)指出,从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人现在不敢过度消费,影响层面包括度假旅行、购车和购屋。 官方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有五分之一的中国年轻人失业,下周一公布的6月份数据可能会再攀高。 穆迪分析公司的宏观经济学家哈里·墨菲·克鲁斯(Harry Murphy Cruise)表示,就业市场的需求低迷意味着企业在招聘方面犹豫不决,在扩大业务之前采取“观望”态度。他说,中国去年反复封锁和突然开放的政策转变,加剧了企业的犹豫。 这反过来又引发了通货紧缩和总体物价下降的担忧,可能会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经济困境。 专家预测,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上全球经济低迷和全球通胀也在过去几个月对出口造成压力。 过去数十年来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出口一直都是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杠杆。然而根据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出口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