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斤运往俄罗斯市场的土豆都意味着对俄罗斯战争的支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2020年,乌克兰的马铃薯产量达到2080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马铃薯生产国。 尽管如此,该国国内产量仍不足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乌克兰每年进口数十万吨。

2022年2月24日,对于乌克兰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无疑颠覆了正常的世界秩序。 乌克兰及其公民因战争而直接和间接地遭受多种痛苦。 当然,这对乌克兰经济来说也是如此,而且也严重影响了该国的马铃薯行业,就新鲜市场而言,马铃薯行业的年产值达 4 亿至 8 亿美元。

2022 年 4 月 21 日,Fruit-Inform 分析部门负责人兼粮农组织乌克兰园艺市场分析师 Yevhen Kuzin 写道,乌克兰的马铃薯产区受到俄罗斯战争的影响。 乌克兰的一些地区要么仍被俄罗斯军队占领,要么受到敌对军队激烈战斗的不利影响。 俄罗斯军队仍然占领该国南部的赫尔松地区和扎波罗热地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哈尔科夫地区。

与此同时,乌克兰最近的反攻迫使俄罗斯军队从该国北部的日托米尔、基辅、切尔尼戈夫和苏梅地区撤军。 然而,尽管撤军,许多农民的田地仍然布满地雷,许多马铃薯仓库也被俄罗斯军方摧毁。

切尔尼戈夫和苏梅地区的局势尤其严峻。 这些马铃薯产区约占乌克兰马铃薯总面积的 10%,许多现代化的马铃薯储存设施都位于那里,其中一些设施也被该国其他地区的马铃薯种植者使用。

与此同时,赫尔松地区的全面占领对今年早熟马铃薯的生产造成了严重打击,因为该地区一直是乌克兰种植最早马铃薯品种的主要地区。 通常,赫尔松农民更喜欢将早期的土豆运往乌克兰的大城市(基辅、第聂伯罗、哈尔科夫、利沃夫)或出口到白俄罗斯。

投入品短缺和价格上涨

俄罗斯军队最近对燃料基地进行导弹袭击的战略对乌克兰军队和农民的正常运作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乌克兰军队当然是优先考虑的。 短缺意味着价格上涨,尽管乌克兰政府决定降低燃料税,但农民仍然支付比以前更高的价格。

此外,燃料价格上涨还导致所有农业投入品的运输成本上升,包括化肥、植保产品、种子和其他几种投入品,由于最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物流困难,这些投入品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变得更加昂贵。

对于乌克兰马铃薯农民来说,短缺和投入成本急剧上升意味着马铃薯种植面积和预期产量的下降,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产量下降并导致乌克兰人的马铃薯价格上涨,而乌克兰人的收入也因战争而下降。

去年库存的损失和早期农产品的短缺

乌克兰许多地区的占领和激烈的战斗对该国的马铃薯价格产生了直接影响,自本季节初以来,该国的马铃薯价格一直相当低。

首先,乌克兰北部的几个大型马铃薯仓库被简单摧毁或损坏,导致去年库存的市场供应减少。 其次,战争对乌克兰公路的破坏性影响导致乌克兰不同地区的价格扭曲。

因此,现在不同地区的马铃薯价格差异很大。 俄罗斯侵略开始后,基辅的马铃薯价格立即从 0.17 美元/公斤翻倍至 0.34 美元/公斤,目前乌克兰的价格同比至少上涨 25-30%。

此外,许多马铃薯种薯库存位于受战争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乌克兰其他地区的农民根本无法获得这些库存。 这使得下一季的马铃薯种植活动面临严重风险,导致种植面积减少,单产可能下降。

与此同时,赫尔松州的全面占领使乌克兰早期的马铃薯季节面临重大风险。 首先,由于主产区被占领,国内早熟马铃薯供应量将减少。 其次,由于预计供应短缺,从销售季节一开始,马铃薯价格就会大幅上涨。 第三,赫尔松马铃薯种植者将因无法进入传统市场而面临破产的威胁。

生产结构变化和迁移

由于成本上升和战争造成的破坏,新季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商业农民的产量无疑会下降。 然而,乌克兰的总产量将在一定程度上由非商业性农民和后院生产进行补偿。 乌克兰相当一部分马铃薯仍然由家庭自己种植,在国内价格高涨和经济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常倾向于增加马铃薯产量。

然而,家庭面积的增加将无法完全补偿乌克兰2022年的马铃薯总产量。根据我们的初步预测,2022/23年完全满足乌克兰市场所需的马铃薯总短缺量可能约为29万吨。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直到最近几年才被超越

018/19销售季,进口总量达到445,000吨。

这一情景基于这样的假设:由于来自乌克兰的大量移民,2022 年乌克兰马铃薯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较小。 根据不同的估计,自战争开始以来已有略高于 500 万的乌克兰公民离开该国。 如果一些乌克兰人决定返回家园,乌克兰土豆的短缺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乌克兰需要支持

俄罗斯每年进口的马铃薯和马铃薯产品约为 2 亿至 4 亿美元,具体取决于季节,向俄罗斯运送马铃薯(新鲜或加工的)的国家名单很长,包括波兰、荷兰、 德国、比利时等。 对于那些仍在与俄罗斯合作的人:库津想提醒他们,运往俄罗斯市场的每一公斤土豆都意味着对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支持。

来源:今日马铃薯新闻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秘鲁备受争议的前总统藤森在全国哀悼后下葬

虽然阿尔贝托·藤森因镇压左翼叛乱和促进经济而受到赞扬,但他却被判犯有严重侵犯人权罪。 经过三天的全国哀悼,秘鲁激动地告别了分裂的前总统藤森阿尔贝托,人们对他的铁腕统治表示怀念。 藤森因在 1990 年至 2000 年任职期间镇压血腥左翼叛乱并帮助支撑经济而受到秘鲁许多人的尊敬。 他”有勇气打击恐怖主义”,43 岁的商人埃德加·格拉多斯(Edgar Grados)说,他长途跋涉 100 多公里参加葬礼。”藤森主义永远不会消亡,”他说。 “如果秘鲁没有藤森,它将成为光辉道路左派篮子案例”,一位前外交官说。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藤森是一位渴望权力的独裁者,他签署了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并因此入狱 16 年。 86岁,在与癌症长期斗争后于周三去世。 “你终于摆脱了仇恨和报复,”他的女儿惠子周六在利马可容纳…
Read More

为何中国会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

中国于 2023 年 1 月 17 日星期二宣布,自 1960 年代以来,其人口在 2022 年首次下降。中国将在未来几年面临人口挑战,人口将减少,而且老龄化。为何中国会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这是法国西部报近日关注的问题。 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今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 1 月 17 日星期二发布的数据,到 2022…
Read More

欧盟就中国对立陶宛贸易限制和专利议题状告世贸

路透社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说,「在这两起案件中,中国的措施对欧洲商业造成高度伤害」,立陶宛的案子则对欧洲内部市场运作造成冲击。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严重弱化之际,这起讼事将对WTO带来棘手的挑战。 立陶宛因为加强和台湾的关系,遭中国施加贸易限制。北京当局否认对立陶宛采取胁迫措施。 但自中国当局开始阻挠立陶宛进口后,过去一年来,立陶宛对中国出口大幅减少80%。 广告 据欧盟委员表示,中国今年2月以卫生因素为由,对立陶宛的酒类、牛肉、乳制品、木材、泥炭和小麦祭出禁令,师出无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订阅 报道续称,欧盟委员会今年稍早和中国进行咨商,但无疾而终。 至于在专利方面,中国法院在2020年8月的裁定,阻止欧盟高科技专利所有权人在欧洲法院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欧盟委员会指出,中国制造商利用这些禁诉令,施压要求专利所有权人,赋予他们便宜取得欧洲技术的管道。 据悉,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DSB)将在20日讨论欧盟的这项请求。另据欧盟委员会声明稿指出,中国可以反对设立专家小组一次。若中国反对,欧盟将重新提出请求,小组将在2023年1月30日的DSB会议上成立,小组程序可持续一年半之久。 本文截稿前,中国官方尚未针对欧盟委员会的声明做出相关回应。 资源 : RFI
Read More

黄浦江封:中国的内部脱钩已经开始

编者按:这是江枫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新冠疫情结束仅仅半年多,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就处于巨大的动荡之中,几乎自我实现了中国人过去几年有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预言。不过,与国际社会对中国越加排斥的厌恶感相比,例如德国外长贝尔伯克8月22日在一次演讲中质疑是否能与中国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中国的一些人似乎毫无觉察,对变局似乎乐观许多。 几年前,他们还在谈论中国的供应链霸权,以为可以凭借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控制世界,就像新冠疫情之初以为中国生产的口罩和疫苗对世界人民来说无可替代。当从建立伊始至今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盟意义的金砖组织扩大到11个成员国后,他们又开始憧憬所谓“世界新秩序”,以为中国领导人在过去半年提出的三个全球倡议可能重塑俄乌战争之后的世界秩序。 这些认知的可笑性,自然不是当事人能够意识到的。或许也因此,他们对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脱钩遮遮掩掩,不愿意承认或者去理解中国内部正在发生的悄然转变。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急剧下滑,国际社会发现他们可能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可以用诸如中国经济的“僵尸化”、“四十年增长模式的终结”、或者“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换挡”等来形容。这些从中国封闭体制传出来的声音,符合无数中国人民过去半年多以来的日常感受,用中国人更熟悉的话来说,就是所谓大势已去。 中国社会和政治层面的分裂才是危机所在 然而,相较经济层面的外部脱钩和大萧条迹象,中国内部深层结构正在发生的巨变,即内部脱钩的进程已经展开,也就是在中国社会和深层政治层面发生的大分裂。这恐怕才是中共难以直面的真正危机,且其危机性质和程度远超外部想象。 所谓内部脱钩,自然比外部脱钩隐蔽的多,也不比中美、中欧之间围绕脱钩问题的吵吵嚷嚷,或者以去风险化的话语掩盖,也没有确定的半导体和其他敏感技术和资本限制那样可明确划分的“小院高墙”,却都有一个共同点:政治信任的丧失。这是中国经济系统崩溃的起点,也是经济与政治分离的起点,还是政治系统崩塌的起点。 当然,这个互信的丧失,不止发生在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阶级身上,也不是发生在新冠疫情结束后的半年,而是过去十数年以来不断积累、强化的,也是中国政治-经济系统的结构性的自我毁灭造成的。这种自毁型倾向,不仅以否定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和“新历史决议”体现出来,更在新冠疫情的三年“动态清零”期间充分暴露,彻底击垮了几乎所有人的对未来的信心和对体制的最后一点信任。 自毁倾向从何而来? 换言之,三年“动态清零”对新冠病毒最多只能有限地阻隔传播,对中国社会来说却是毁灭性的。最近一些中国经济学者轻描淡写地以所谓新冠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来形容清零政策的长远后果,不过是自欺欺人。当然,如果相比苏联体制的自毁型倾向,即内生于国企模式并充满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自我耗竭倾向,如果仅仅将中国现在的经济、政治的僵化与苏联1970年代后的停滞相比较,只能说这些经济学者以及相关政策是多么颟頇守旧、犹豫无能。 只要将过去十余年中国政治的复辟放在两千年的政治传统脉络中,这种自毁机制的源头和历史就很容易自动浮现出来,那就是中国两千年以来未曾改变的儒家政治内核,先后贯穿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相隔千年的变局之中。始作俑者,当然非王莽莫属。其中关键,就是号称大儒王莽的大伪品格,在今文盛行的西汉末年,以激进的复古主义话语和政策招致内政和外交、经济和政治的全面失败。 以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内藤湖南的历史评价来看,习从古文的王莽也是中国儒家“模仿政治”的开始,甚至是今天中国现代极权主义政治的原型,而它如此穿越性的“完美失败”可谓前无古人,这一失败甚至带来了东亚体系的形成,例如高句丽的独立,也大大超越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或者,只有王安石身后的今日中国,以无论性质、还是规模或者颠覆性均可匹敌王莽新政的模式,重演着一场“千年变局”。 也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在新冠疫情结束后的大半年里,面临着一天比一天严重的经济下行和社会停滞,特别是前所未有的高失业率、民营企业破产和外资撤离浪潮,以及反映大众心态的集体躺平和消费-投资意愿低迷的通缩现象,都指向一场酝酿中的政治总危机,也就是内部脱钩。其中所包含的结构性矛盾与王莽时期几无二致。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过去十余年中国形成的新毛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王莽式的激进复古主义。只不过,在当下中国,这种复古,是以毛泽东的文革乌托邦为范本,试图统一所谓“前后三十年”,并在邓小平的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基础上转型成为一个国家社会主义模式,内含改革开放和闭关锁国两条基本路线的矛盾,类似王莽时代的“古今文之争”,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萧条背景下愈加趋向不可调和。 其次,却是根本的,类似王莽主政时期推行的“王田”制度,中国过去十余年在“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口号指引下进行的激进国有化,正在重蹈王莽政策带来的混乱,分离了新自由主义时代经济与政治的互相嵌入和吸纳,也切断了广大中产阶级、企业家阶层、甚至青年人与统治集团的关系。 稳外资、促内需条文被反间谍法一笔勾销? 这种控制一切、断绝协商的态度,不仅从2012年以来先后针对公民社会、知识分子、人权律师和企业家等新兴社会精英,也在三年“动态清零”期间覆盖了所有人民,更表现在对外协商的贫困,对日、韩、澳、美等国视同敌国断交一般,以至于在中美贸易战、台海关系等重大问题、或者如孟晚舟、福岛核电站排放等诸多偶发问题上,都几无例外地趋向高度对抗和关系脱钩。 然而,更深层的分裂还发生在领导人和官僚集团之间,发生在强大列宁主义政党控制下的官僚体制内部。如内藤湖南的总结,中国历史上但凡权力过度集中在王者身上,缺乏王权与儒家官僚集团之间的平衡和制约,必然大乱。事实上,在新冠疫情后的大半年里,中国的官僚集团被卡在强调安全的“底线思维”与经济恶化现实的缝隙里,计无所出,近乎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