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从“小以色列”那里获得了多少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

奥斯汀 — 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BRICS)特别会议时再次表示,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在以哈冲突中,中国官方的立场一直被指为“亲哈中立”–貌似中立,实则偏袒哈马斯,而中国民间反以色列的情绪更是高涨。

中国微博大V《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前不久曾说,就算中国这个时候不与“以色列站在一起”,“小以色列”也没有“资格”“记中国的仇”,因为中国是“大国”,以色列不敢“真的得罪中国”。分析人士说,中国亲巴勒斯坦的立场一定会让以色列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特别是两国的军事以及其他技术合作的关系。

以色列曾是中国无人机技术的“老师”

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之后,以色列急于采购价格低廉的小型四轴无人机。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从美国运往以色列的数千架无人机中,有许多是中国公司制造的。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无人机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中国无人机技术能够得到发展却离不开以色列的帮助。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刊登的报道中就提到中国无人机发展的第一阶段,技术引进阶段就来自于从以色列的采购。

在搜狐拥有近七千万阅读量的军事博主“炮霸707军情小站”今年10月2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将以色列称为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老师”。

1994年,以色列向中国出口“哈比”反辐射自杀式无人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辐射无人机之一,也是中国当时用作突破台湾防空体系的杀手锏。中国之后对该无人机进行了逆向工程测绘,并将仿制型号ASN-301反辐射无人机装备于中国军队。2017年,中国将该仿制型号上架展销时,许多中国媒体用了“从仿制到出口”作为标题,可见以色列技术对中国提升军事力量的影响。

以色列虽然面积只有两万两千多平方米,人口只有973万(根据2023年的最新数据),但一直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之一。以色列的科技与创新的能力在全世界范围都处于领先。根据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以色列排名所有国家中的第十六名。2023年,在美国研究公司 Startup Genome 进行的全球最吸引初创企业和创新的生态系统的年度调查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上排名第五。该调查也显示以色列是人均创业比例最高的国家。

在科技领域中,尤其是在敏感的军工领域,以色列给过中国极大的帮助。以色列和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在以中正式建交前。以色列向中国出售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包括哈比反辐射自杀无人机、怪蛇-3空空导弹和狮式战斗机等,来帮助中国升级其陆军和空军。

以色列不仅对中国出口怪蛇-3空空导弹,也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该导弹被中国国产化后命名为霹雳-8空空导弹,这是中国首个性能先进的空空导弹,极大提升了中国的战机导弹能力。新浪网的报道中将这称为“来自以色列的馈赠”。

以色列不顾美国的压力,与中国保持了多年的技术合作

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后,当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和多项其他限制之后,以色列是为数不多与美国和中国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上文提到的哈比无人机是1994年以色列出售给中国的。不过,2004年,以色列因为美国的限制而没有帮助中国进行哈比无人机的技术升级。

这其间,以色列与中国的军事合作也曾因美国的反对出现过几次波折。2000年,以色列原定向中国出售“法尔康”机载预警系统,但美国政府限制以色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国家的武器出口,该销售因此取消。2013年,美国认为以色列向中国转让美国的机密的导弹技术和光电技术,当时以色列国防部国防出口负责人不得不辞职。

“法尔康”和“哈比”事件标志着以色列和中国军事技术合作的一个转折。以色列智库阿巴艾邦国际研究所(Abba Eb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iplomacy)的亚洲政策项目主任吉达利亚·阿夫特曼(Gedaliah Afterman)告诉记者,由于“以色列出口任何军事科技给中国基本上都要得到美国的批准”,以色列和中国的合作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从以前以军事为中心的互动转向民用技术和基础设施”。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国际防务高级研究员何天睦(Timothy R. Heath)博士在邮件采访中告诉美国之音:“在华盛顿多年前施加压力后,以色列已经减少了与中国的许多国防合作项目。” 何天睦认为,美国对以色列与中国合作的担忧部分源于智能安全风险。他还表示:“以色列对解放军的援助可能帮助中国开发出能够在台湾附近发生潜在冲突时瞄准美军的武器。”

虽然国防合作项目减少,但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创新与研究合作却在增加。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中国连线”(China Connects)数据库显示,以色列虽然没有正式签署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中国在中东地区的“一带一路”项目却以设在以色列的为最多。2015年,上海国际港务获得了海法新港码头25年的特许经营选,该港口在2021年开港。海法是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的停靠港口。

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兴建了首个由以中两国政府共同签约建设的创新示范园区。根据官网资料,该园区内聚集了以色列独资或者两国合作的企业共188家,促成两国科技合作项目共46个,涵盖智能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多个产业领域。2022年,常州市亦举办了“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周”。

在以色列擅长的农业科技领域,以色列将先进的灌溉和种子培育等技术带入中国。以色列的耐特菲姆公司为极度缺水的宁夏带去了先进的滴灌技术设备和提供了综合定制的滴灌解决方案,得到了中国官媒《光明日报》的称颂。以色列也积极将海水淡化技术引入到水资源匮乏的中国,并于2007年参与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位于天津的海水淡化项目。

以色列和中国的友谊在2022年1月时得到过习近平的褒奖,他在与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Issac herzog)互致贺电时指出“中以建交以来,两国人民友谊日益深化,双边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以色列不顾美国压力与中国合作也常常被中国官方媒体称赞。今年5月,中国官媒新华社就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阻止以色列与中国合作,这不是PUA是什么》的文章提到“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创新合作,是真诚的、互惠的”,“中国有广阔市场,以色列有先进技术,两者是天作之合”,“以色列人大多认可同中国的友谊,也认可中以之间的创新合作”。

以色列还是世界芯片研发和制造大国,这里拥有近200家芯片行业的公司,是苹果、三星、高通等芯片巨头研发中心所在地。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以色列对华半导体和芯片出口大增。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上的数据,2018年,以色列半导体对中国出口增加了80%,达到26亿美元。

中国的“亲哈中立”或让以色列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10月7日,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布恐怖袭击后,中国一直没有明确谴责哈马斯,被很多人认为是“亲哈中立”。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BRICS)特别会议上依然没有谴责哈马斯,并表示以哈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

兰德公司国际防务高级研究员何天睦说,在北京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之后,以色列与中国进行此类防务合作的热情应该会降温。

他说:“中国拥抱了巴勒斯坦的诉求之后,中国与以色列在基础设施、技术、教育和科学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认为北京采取支持巴勒斯坦立场可能出于中国对中东地区穆斯林国家石油进口的依赖,希望把自己打造成发展中国家的捍卫者和领导者,以及提高自己在穆斯林国家中的声誉。

以色列智库阿巴艾邦国际研究所阿夫特曼说,虽然近年来以中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但直到10月7日前,“双方都有兴趣保持富有成效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以巴冲突,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原计划于2023年10月访问北京。

阿夫特曼说,中国从10月7日以来的行动表明“以色列在其战略考量中的排名并不靠前”,而且中国也认为“在更重要的地区和地缘政治战略博弈中,对以中关系的损害是可以控制的。”

但阿夫特曼说,中国未能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残暴袭击,这引起了以色列的失望和愤怒。再加上中国媒体和社交媒体上极端反以色列和反犹太言论的增加,更让以色列人意识到,尽管中国声称中立,但它确实选择了立场。他认为,“这可能会推动政策思维的转变,即以色列将会限制对中国的依赖。”

阿夫特曼预测,未来以色列可能还会保持与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关系,“但两国之间建立更紧密政治伙伴关系的前景可能或遭到限制”。

来源:VOA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玛丽·劳勒 (Mary Lawlor),联合国批评塔吉克斯坦解散 700 个非政府组织

布鲁塞尔 (12/03 – 55.56) 玛丽·劳勒,联合国人权维护者处境问题特别报告员表示,解散人权非政府组织表明民间社会和人权捍卫的环境正在恶化塔吉克斯坦。她重申塔吉克斯坦必须重新考虑其对文明社会并查看人权捍卫者作为盟友而不是敌人。 早在 2023 年 11 月,塔吉克斯坦司法部长宣布,该国 700 个非政府组织在 18 个月内已被清算。 “致力于解决所谓敏感问题的人权捍卫者,包括免受酷刑、住房权和征用土地补偿权、少数人权利、信仰自由和善政、政治权利,特别是自由和公正选举的权利,据报道受到威胁和恐吓,”特别报告员说。 “其中一些非政府组织已经运作了 20 多年,”联合国专家继续说道。“这一决定还影响到那些致力于残疾问题早期干预、扩大受教育机会、支持家庭暴力受害者、保护环境和促进公众获得土地的人们。”…
Read More

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 同比增长70.83%

文化和旅游部3日公布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假期中,全国共举办广场舞、群众歌咏、“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约4.75万场,参与人数约1.66亿人次。全国1.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6%,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节性原因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景区实现“应开尽开”。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旅游距离方面,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双提升,300公里以上的跨市、跨省游热度明显走高。携程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用户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7成;国内景区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倍;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7倍。 旅游目的地方面,国内传统热点旅游目的地城市北京、杭州、大理、厦门热度不减,重庆、长沙、淄博等网红城市备受关注,亲子玩乐、非遗、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受到青睐。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监测,4月28日18时至5月3日6时,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768.6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6.39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14.5%。 Source: China Daily
Read More

【世界说】美国梦变“懒惰”?美媒:太多美国人因医疗补助计划陷入贫困和依赖的恶性循环

中国日报网5月4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日前评论文章报道,目前美国的职位空缺比找工作的人还多,最初为需要时的安全网而设计的医疗补助计划和食品券已经“变味”,正使健全的美国成年人失去工作动力。 据估计,美国有4000万健全的成年人参加了医疗补助计划,64%领取食品券的健全成年人根本不工作。与此同时,美国有超过1000万个职位空缺。美国目前的体系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太多美国人陷入了贫困和依赖的恶性循环,而太多的纳税人正在承担这一负担。 上周,美国众议院就大幅削减联邦预算进行表决,在未来10年内削减4.5万亿美元的开支。4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公布《限制、节约、增长法案》,该法案将限制政府开支,将联邦预算削减至2022年的水平,同时将未来的支出增幅限制在每年1%。 文章引用了时任参议员、现任美国总统拜登1996年在参议院的讲话:“福利文化必须被工作文化所取代。 依赖的文化必须被自给自足和个人责任的文化所取代。” 文章提到,通过要求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工作、做志愿者或参加就业培训计划以获得福利,可以帮助打破贫困和依赖的循环,这种循环已经让许多美国人被困太久了。 工作是美国梦的一个关键部分,美国民众希望他们的政府能够维护这一价值。通过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网,帮助人们重新站起来,并且实现自给自足。 文章最后指出,一个合理的债务上限解决方案将限制美国联邦政府开支,节省纳税人的钱,促进经济增长——而这首先要让美国人重返工作岗位。采取合理的福利方案将为几代美国人创造一条通向尊严、自给自足和财政责任的道路。 Source: China Daily
Read More

中国乌拉圭工商界共话合作新机遇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潘洁)在乌拉圭总统拉卡列访华期间,中国-乌拉圭贸易合作研讨会11月21日在北京拉开帷幕。两国工商界代表260余人共聚一堂,开展交流对接、畅谈合作机遇、共话美好前景。 今年是中国与乌拉圭建交35周年。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乌双边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亮点纷呈,乌拉圭的牛肉、红酒、乳制品等优质产品走进了中国寻常百姓家,中国的汽车、家电、日用品等产品也极大丰富了乌拉圭人民的生活。2022年两国贸易额达到74.4亿美元,是建交时的60倍。 乌拉圭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南方共同市场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乌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任鸿斌说,希望双方搭建更多合作平台,深挖货物贸易潜力,释放服务贸易合作新动能,加强在数字经济、信息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对接,推动中乌贸易提质增效。 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在研讨会上表示,很高兴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华他带来了一个大型的乌拉圭企业家代表团,期待双方达成更多面向长远的协议,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长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开放型经济”“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蓬勃发展的农业综合性企业”“便利的物流条件”……乌拉圭外交部长奥马尔·帕加尼尼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乌拉圭吸引外国企业投资的诸多优势。他说,乌拉圭正进入能源转型的第二阶段,下一步的重点是交通和工业领域的降碳,希望进一步加大与中国在电动汽车、绿色氢能等方面的合作。 来源: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