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麦基恩·斯卡伯勒谈莫斯科在塔吉克斯坦的沉重阴影


法兰克福 (10/03 – 66.67)

年前苏联的解体并试图得出任何结论往往是一个视角问题。在他的新书中,“莫斯科的沉重阴影:苏联的暴力崩溃莱顿大学俄罗斯和欧亚研究助理教授艾萨克·麦基恩·斯卡伯勒博士在书中描述了苏联最遥远的外围国家之一——杜尚别的崩溃。在这样做时,他强调了西方对崩溃的理解中不常考虑的观点,描绘了莫斯科的改革——开放和改革——如何在遥远的塔吉克斯坦环境中发挥作用,并最终导致快速变化、经济崩溃和暴力,就像他们在其他地方所做的那样。

但暴力事件并没有随着塔吉克斯坦的崩溃而结束。正如斯卡伯勒告诉《外交官》的凯瑟琳·普茨那样,“此外,在塔吉克斯坦,随后的内战使这种崩溃变得更长、更严重,我认为我们需要记住,对于塔吉克斯坦的大多数公民来说,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苏联解体演变为内战;其中一个顺利而快速地进入了另一个。”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斯卡伯勒解释了苏联解体前几年塔吉克斯坦的事态,讨论了改革对塔吉克斯坦经济的影响、共和政府对莫斯科的依赖和忠诚,以及塔吉克斯坦如何继续与莫斯科抗争。 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尚未解决的紧张局势。

您的著作《莫斯科的沉重阴影:苏联的暴力崩溃》重点关注了苏联从其最遥远的边缘之一:苏维埃塔吉克斯坦的崩溃。1985 年,在苏联的这个角落,当莫斯科开始推动改革时,您会注意到“塔吉克斯坦政治家和普通公民”对苏联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抱有“一点满意”。对于可能对这一评估感到惊讶的读者,您能解释一下您的意思吗?

我认为西方有一种普遍的感觉,即苏联的生活从根本上来说是糟糕的——贫穷、肮脏、缺乏现代设施——而且大多数苏联公民本质上希望苏联制度崩溃。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明显落后于欧洲或美国的生活水平,但到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苏联大部分地区的生活实际上相当不错。例如,正如经济历史学家罗伯特·艾伦所表明的那样,如果与欧洲或“西方”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相比,苏联公民在这一时期取得的经济成果是世界上最好的。那么,不满情绪并不是由实际的经济衰退所驱动的,而是一种感觉,即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得到改善。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或者基辅,情况确实如此:苏联的经济生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这个水平,国家似乎无法在商品、服务或基本娱乐方面提供更多的东西。

然而,对于塔吉克斯坦人民来说,这一饱和点尚未达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生活不断改善,冰箱、汽车、空调、儿童剧院等基本生活设施仍在普及,并为生活水平带来切实可见的改善。当然,存在一些地方性问题——从城市缺乏住房到阻碍经济增长的棉花单一种植,再到塔吉克斯坦在苏联的地位低得可怜——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仍然在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我认为,这就是推动普遍乐观感的原因:并不是事情不可能变得更好——它们当然可以——而是因为系统确实有效,而且没有明显的原因改变它。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和改革——在塔吉克斯坦是如何进行的?改革最初的经济和政治后果是什么?

“改革”和“开放”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它们在法律上是截然不同的过程,尽管回想起来,我们倾向于将两者混为一谈。改革是指旨在重组苏联企业和消费部门的经济改革,它由一系列改变国有生产和私营企业规则的法律组成。另一方面,开放则构成了一系列更加不明确的变化——改变莫斯科立法体系的法律修正案,以及政策和基调上的非正式指令和行政转变,旨在煽动对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批评。促进社会变革。

改革的法律支持意味着生产和企业活动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导层别无选择,只能在塔吉克斯坦全国实施。他们忠于莫斯科,做得非常彻底,导致工厂降低产量(以节省卢布)、私营企业成立,并在 1989 年出现了经济衰退的初步迹象。

然而,由于行政政策实行开放,地方解释的空间就大得多。像 20 世纪 80 年代末塔吉克斯坦共产党领导人卡霍尔·马赫卡莫夫 (Kahhor Mahkamov) 这样的个人,总体上是保守派人物,利用这一点来谋取利益,避免对国家提出任何批评,并在新的选举制度中提拔自己的候选人。当政治自由化方面确实发生变化时,往往是莫斯科直接干预的结果:例如,当戈尔巴乔夫的顾问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于 1987 年访问杜尚别并引起当地共产党的改组时,或者当他后来帮助推动塔吉克斯坦的改革时, 1989年通过了《语言法》。但到1989年和1990年初,塔吉克斯坦的总体情况既矛盾又令人困惑:一方面,改革的改革导致了经济变革,甚至导致了通货膨胀和衰退,而另一方面,共和政府却在回避尽可能地公开,并试图假装生活像以前一样继续。

在第五章中,您讨论了 1990 年 2 月在杜尚别发生的出人意料的血腥骚乱,并指出“事件可能是自发的或不受控制的这一想法经常被彻底驳回。” 我看到了与现代塔吉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地方的相似之处。为什么你认为一种情况或一系列连锁事件背后可能没有某种特定的力量这一想法如此难以理解?

我认为,在塔吉克斯坦和其他地方(事实上在西方也是如此),存在一种可以理解的诱惑,即寻找政治暴力或负面政治结果的简单且可识别的原因。指出特定的“不良行为者”、“组织者”或“外部力量”在指挥人群的行为,总是比剖析许多参与其中的人的动机以及他们的行为发生的方式要简单得多。共同煽动暴力。这也有助于避免为参与者的动机赋予合法性,这在情感上更容易——我们通常不想为暴力辩护,或将暴力动机归咎于普通公民。因此,我们没有考虑经济衰退或失业如何导致沮丧、大规模行动,并最终导致集体暴力,而是归咎于一些看不见的个人。有人对暴徒撒了谎,有人误导了他们——他们自己不应该受到责备,我们也不必处理他们的实际动机或挫败感。

1990 年 2 月骚乱发生后,杜尚别关于骚乱的主流言论是这样的:从各方来看,政客们发现互相指责或指责外人比问骚乱者为什么这么做要简单得多,情感上更可取,政治上也更有用。在广场上,或者暴力是如何开始的。但不幸的是,由于拒绝提出这些问题,他们不仅未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反而使局势更加接近边缘。

塔吉克斯坦的苏联领导层似乎否认联盟正在崩溃,但最终像其他共和国一样宣布独立。塔吉克斯坦领导层不愿切断与莫斯科的联系的根源是什么?这又以何种方式塑造了引发内战的环境呢?

几年前,塔吉克斯坦国家计划委员会(Gosplan)前主席布里·卡里莫夫(Buri Karimov)好心地允许我在莫斯科进行一次长时间的采访。当时我问他,在 1990 年 2 月的骚乱中失去政治权力后,他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移居俄罗斯的经历如何——对此他只是耸了耸肩。“我们已经每周都在这里,”他说,并解释说,杜尚别的政府工作本质上意味着通过莫斯科协调几乎所有事情;之后他没有什么需要适应的。

我认为这非常代表杜尚别领导层如何看待他们的权力地位:作为莫斯科权力的延伸。由于塔吉克斯坦经济在苏联作为原材料(当然主要是棉花)提供者的地位,国家比大多数共和国更依赖中央组织的资金流动。从制度上来说,这里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对莫斯科的尊重文化 — — 比立陶宛等其他苏联小加盟共和国要强得多,立陶宛的历史学家索利乌斯·格里布考斯库斯 (Saulius Grybkauskus) 做了重要的工作,证明了当地政党的独立性和地方认同感。但塔吉克斯坦共产党和杜尚别政府领导人几乎无法想象在苏联职权范围之外开展活动——他们根本不会计算。

即使在苏联解体后,这一情况也没有改变,塔吉克斯坦新总统拉赫蒙·纳比耶夫继续听从莫斯科,基本上未能发展国家地位的重要要素,包括任何形式的军队。事实上,似乎没有人对独立的塔吉克斯坦国家此时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种混乱的局势为民粹主义动员创造了额外的空间,而国家却没有能力反对它。

在某些方面,你的书是塔吉克内战的序幕——我们看到了一些主要参与者的出现以及未来冲突的根源。您所阐述的历史与现代塔吉克斯坦关于内战的叙述有何不同?

奇怪的是,在塔吉克斯坦内战结束几十年后,关于塔吉克斯坦内战的激烈辩论并不如预期的那么激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内战期间和刚结束后,参战者出版了许多回忆录/政治论文,这些回忆录/政治论文往往主要集中在将战争的发起和极端化归咎于对方。此外,在 2000 年之后的几年里,塔吉克斯坦学者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以深入研究战争的结构和社会原因,我要重点介绍历史学家戈利布·戈博夫 (Gholib Ghoibov) 和记者努拉里·达夫拉特 (Nurali Davlat) 的工作,我根据这些工作广泛地。不过,从那时起,叙述的大部分内容就变得平淡无奇,留下了关于战争的起因、开始和进程的不完整的讨论——但在某些方面与我自己的作品类似,倾向于将战争置于它的直接背景是改革、改革和苏联解体。究竟哪些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的解体、政治权威的崩溃——导致了战争,至今仍有争议,但我认为塔吉克斯坦的大多数人也会将战争与之前的这段时期联系起来。 。

因此,我认为我的作品在很多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更多的是与塔吉克内战的西方既定叙事不同。这些倾向于在早期历史中寻找原因——例如,从 1930 年代到 1950 年代塔吉克斯坦南部的强迫移民和更大社会化的经历——或者在塔吉克斯坦生活的“特殊性”中,从其相对宗教信仰到当地文化。荣誉和男子气概的规范。然而,通过回顾内战前几年以及战争本身的头几个月的历史和档案记录,我发现这些不寻常的因素并没有非常明显地存在,对于解释政治家的行为或政府的反应也没有特别的帮助。然后参与暴力的人。正如泰德·格尔(Ted Gurr)所说,诉诸“攻击性本能”或他者元素来解释一个或另一个政治暴力的例子可能很诱人,但实际上,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跨越时间和地理的人类共性的结果。就塔吉克内战而言,我发现苏联解体和民粹主义动员的共同经历导致了暴力 — — 事实上,就像在前苏联的许多其他地区一样。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引起塔吉克斯坦人民的共鸣,他们比我更了解这种暴力的代价。

这段历史如何帮助我们了解现代塔吉克斯坦?

我认为,与许多前苏联国家一样,塔吉克斯坦仍然承受着苏联解体的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尚未就适当的现状做出所有最终选择。此外,在塔吉克斯坦,随后的内战使这种崩溃变得更长、更严重,我认为我们需要记住,对于塔吉克斯坦的大多数公民来说,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苏联解体演变为内战;其中一个顺利而快速地进入了另一个。尽管内战于 1997 年正式结束,但内战决定了 20 世纪 90 年代冲突期间以及随后几十年的政治秩序。事实上,暴力以各种形式持续了很多年,国家采取的行动首先是1997 年之后将前反对派战士纳入政府,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他们中的大部分撤走,这意味着 1992 年开始的冲突在几十年内都能立即得到解决。

我认为,如今塔吉克斯坦社会在如何应对 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尚未解决的紧张局势方面一直陷入困境。基本上没有机会就语言政策、城市发展、工业私有化或广泛的经济现代化等问题进行集体决定,并且在各个层面上对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大量辩论和分歧。杜尚别是否应该用钢铁和玻璃重建,以消除苏联殖民物质文化的痕迹?塔吉克斯坦学校是否应该鼓励俄语,以此作为帮助该国劳务移民在俄罗斯工作场所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讲述 1992 年以来塔吉克斯坦的生活故事时,故事的内容既匆忙又连贯——用俄语来说就是“一口气”(na odnom dykhanii)。自 1992 年以来,塔吉克斯坦人没有时间喘口气,更不用说回答这些问题或试图理解自苏联解体以来发生的一切变化。

来源 : 外交官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外媒:中国出境游恢复势头良好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据路透社8月11日报道,中国近日增加出境团队游目的地后的首艘国际邮轮11日从上海驶往日本,提振了疫情后陷入困境的邮轮业。   报道称,在“蓝梦之星”号邮轮出发前一天,中国为本国公民进一步恢复国际旅行扫清了障碍,公布了第三批恢复出境团队游的国家和地区名单,其中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重要市场。   这艘由上海蓝梦邮轮运营、载有1000多名乘客的邮轮将驶往日本的福冈、熊本、鹿儿岛和长崎。   中国文旅部门10日进一步取消旅行限制的举动,被认为是对国际旅游业的潜在利好。   报道称,疫情暴发前,中国游客在海外的消费领先全球,2019年总共花费约255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团队游。疫情期间中国游客的缺席,使全球许多依赖旅游业的企业机构陷入困境。   据统计,7月以来国内航司出入境旅客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左右。   另据韩联社8月11日报道,据韩国济州道政府11日消息,中方10日宣布重启赴韩团队游后,截至11日上午,共有53艘将从上海出发的邮轮申请途中停靠济州港口。由此,济州港和江汀港直至明年3月的停靠申请全部约满。   一艘邮轮通常载有成百上千名中国游客。预计这些邮轮将从上海出发,在访问济州之后前往日本等地。   报道称,在中国旅游团的拉动下,2016年济州接待邮轮旅客量达到120万人次的高峰。但之后受“萨德”事件影响,加上新冠疫情暴发,济州道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锐减。去年济州接待中国游客9768人次,其中乘坐第三国出发邮轮的散客为200余人次。   此外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8月10日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新闻局告诉《消息报》,在团体免签交流机制框架下,来自中国西安的首批23名游客10日抵达俄罗斯。新的旅游团预计将于下周抵达。   该部多边经济合作和特别项目司司长尼基塔·孔德拉季耶夫说:“我们已在国家层面完成启动此类旅行的所有程序。相信俄罗斯旅游团下周也能在团体免签机制下前往中国。我们已收到中方的相关确认函。”   俄方在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机场为中国游客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他们即将开始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期一周的丰富旅程。   孔德拉季耶夫指出:“此类旅行将比包括办理电子签证在内的常规个人预定优惠约20-30%。”   据报道,2019年,俄中互访游客量约400万人次。俄经济发展部预计,2023年,这一数据将为50万人次。今后随着团体免签制度的启动和俄罗斯推出针对个人游客的电子签证,互访游客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 来源 : World
Read More

日本处理水入海:东京反向中国施压

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28日的记者会上称,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后,日本国内多次接到从中国打来的骚扰电话,对此“感到极其遗憾和忧虑”。关于中国发生抵制日货及赴日旅游取消等反日情绪高涨的状况,他表示强烈敦促中方就处理水发布准确的信息。日本外务次官今天召见中国驻日大使抗议电话骚扰。另外,日本再次要求中国撤销日本食品进口限制。 据共同社今天报道称,日本官房长官敦促中方发布准确信息。对于中国接连发生日本人学校被投掷石块和鸡蛋的骚扰事件,松野称已强烈敦促中方采取呼吁民众冷静行动等妥善措施。他还称将确保在华日侨的安全万无一失。 据松野指出,24日启动排海后,环境省和东电等对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氚开展的浓度检测显示,结果均低于检出下限值,安全性得到确认。他强调:“对于中方发布的包含不实内容的信息,将予以反驳。” 日本外务省提醒计划前往中国以及在当地逗留的日本人谨慎行动,比如不要随便大声说日语,在前往日本大使馆及日本人学校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遇到抗议活动也不要靠近。 共同社称,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冈野正敬28日召见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指出关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日本国内接到了很多从中国打来的骚扰电话,提出抗议称“极其遗憾”。 仍据共同社称,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冈野正敬28日向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提出抗议称,中国因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而实施的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限制措施不基于科学根据,令人极其遗憾。再度要求立即取消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措施。 此前消息报告,日本外相要求中国取消对日本食品禁制措施。 来源:RFI
Read More

中国为世界交出“绿色答卷” 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题:中国持续增绿为世界交出“绿色答卷” 新华社记者张文静 陈雍容 周文其. 农谚有云:“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每逢此时节,从南到北,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全民义务植树在中国蓬勃开展,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自觉。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中国总体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一直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每年造林面积都在1亿亩以上。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1981年,中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从1982年植树节开始至2021年12月,中国适龄公民累计有17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781亿株(含折算)。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植树造林的责任意识持续增强提升。 近年来,全国绿化委员会出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将尽责形式扩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 中国不断创新义务植树方式方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面推开。多地打造绿化认建认养捐赠平台,推出古树名木认养等捐资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植树活动,营建纪念林。 从引入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技术到丰富植物配置模式,各地探索用科技手段努力增绿,悉心护绿。在内蒙古,10秒种一棵树的微创气流植树法为连绵沙丘披上了绿衣;在天津,新研发的绿色生态屏障综合监管平台,可实时监测林田水草的变化,降低造绿、护绿成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蕴含着无穷的价值。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经过一代又一代务林人的努力,如今已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林场职工年均收入10万元。 甘肃省八步沙林场三代人40多年来先后完成治沙造林超25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压沙造林与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国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
Read More

利用数字技术壮大实体经济 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体企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顺应科技革命浪潮、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之举,也是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周四表示,中国将加大力度利用尖端数字技术,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表示,要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 李书磊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本届峰会于周四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 李书磊说,数据要素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强调了完善数据管理系统、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的重要性。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强调,需要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加快建立数字治理体系和标准,并创新数据管理机制。 庄荣文呼吁加大力度应用数字技术来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也需要高度重视。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中国将加大力度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培育新兴产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徐晓兰说:“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行业去年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2%,国家核心人工智能产业的价值已经超过5000亿元。”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264万个,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6.2亿户。 国家网信办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我国将扎实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深度融合。 该规划称,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将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表示,数据的共享、流通、交易和应用,被视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是促进我国数字化发展的关键。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说:“新一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给各个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Source: China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