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将主办第一届中亚肿瘤学周

法兰克福 (21/08 – 44.44)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新闻部门宣布,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将于 9 月 6 日至 8 日主办首届国际科学会议“中亚肿瘤学周”。

来自中亚、独联体和非独联体国家的顶尖专家预计将分享最佳实践,举办卫星研讨会和辩论报告,旨在促进和介绍哈萨克斯坦肿瘤学家的国际实践。

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德国、美国和韩国的发言人预计将出席会议。

该会议由国家肿瘤科学中心和肿瘤外科医师学会在哈萨克斯坦卫生部的支持下组织。

会议将以哈萨克语、俄语和英语在线下和线上举行。

阿斯塔纳将于 2023 年 9 月 6 日至 8 日主办首届国际科学会议中亚肿瘤学周。

来源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OXUS 投资全新 – 世界级烹饪食品技术

柏林 (21/08 – 37) 凯内斯·拉基舍夫国际企业家、慈善家、前哈萨克斯坦政府特使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北欧化工食品公司。他是 Fincraft Group(前身为 Sat & Company)、Net Element 的总裁、Fastlane Ventures 的董事会成员以及 Singulariteam 的创始人之一。他被《福布斯》杂志列入“哈萨克斯坦最富有的50位商人”和“哈萨克斯坦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人”名单。在福布斯2021年哈萨克斯坦最富有的商人排行榜中,他以9.5亿美元的资本排名第九。 当 Kenes…
Read More

中国疑选定台湾国民党区县输利 台东释迦可出口大陆了

台湾大选倒计数选前,台东水果释迦获中国解禁获准销往中国 ! 日本媒体NHK警告:疑助亲中的国民党,影响大选举动。日媒说,而台东县约有 1,300 家释迦相关企业,依照新规定向中国政府登记在案,显示中国似乎正在绕开中央政权,直接与特定政党、地方政府交流,借由政治、经济利益,间接影响台湾内部的民意走向。 据新头壳今天引述消息报道,中国禁销近 3 年后,首批已获准的台东凤梨释迦传出 5 日已装柜运往高雄港,将出口到福建平潭,台东县政府也证实该消息。   中国以介壳虫为由,禁止台湾凤梨释迦销入中国将近 3 年,国民党台东县长饶庆铃今 ( 2023 ) 年为此两度赴中国与国台办等相关单位争取复销,而国台办也在 8…
Read More

大数据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

贵州一直将工业作为其社会、经济目标的支柱 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大会上,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表示,中国重视建设数据基础体系,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将释放海量数据资源的价值,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周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闭幕的 2023 年世博会。 贵州省副省长郭锡文表示,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强调“激发数据要素潜力,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近年来一直将大数据产业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来推动。 郭说,贵州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培育了600多家数据商户,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了数据资源的流动和交易,贵阳全球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额超过10 亿元人民币(1.415 亿美元)。 要加大数据共享、流通和利用力度,加快数据基础体系建设,为数字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贵阳交易所成立于2015年,旨在加大政策支持和数据供给力度,打造数据流通和交易市场体系,使数据交易更加规范化和市场化,充分释放数据的全部价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力指出,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确权数据相关权利,探索数据定价机制和价值评估体系。 敖说,国家将建立涵盖数据资源所有权、数据处理和使用权、数据相关产品经营权的数据产权机制框架。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中国国务院)2 月联合发布的一项计划,中国将扎实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深度融合。 、文化、社会和生态。 此外,国家正在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开发和应用。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表示,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发挥传统产业数据资源的价值,同时强调助力数据要素发展的重要意义。市场,促进数据的流通和交易。…
Read More

世界媒体看中国: 通缩的威胁及其由来

在连续三年的所谓疫情清零政策突然收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期的强劲反弹,反而不断减速。近日来,中国面临通过收缩的威胁又成为国际新闻。经济专家们警告说,通货收缩有可能是比通货膨胀更严重、跟难以摆脱的困境。但对中国眼下的经济增长乏力和通缩威胁的由来,观察家们尚无一致看法。 增长乏力之后的通货收缩威胁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消息近几个月来持续不断传出,中国经济面临通货收缩的威胁又成为近日来国际媒体的重大话题。 所谓的通货收缩是一种跟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通缩乍看似乎是好事,物价停止增长甚至下跌,钱更值钱了。但通缩的一个明显症状是消费者推迟或停止购物,需求下跌,生产厂家削减生产,削减雇员,就业形势变坏,导致消费者更加谨慎消费,由此需求进一步下跌。这样的恶性循环被经济专家们认为是常常比通货膨胀还难以摆脱的经济困境。 鉴于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许多国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假如陷入通货收缩的困境,经济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必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国际媒体对中国的通货收缩的威胁及其前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以下这些新闻标题所示: ——中国在通缩的边缘徘徊,这对全球经济是一面(不详的)巨大红旗(美国,《工商内线人》,7月11日) ——中国通缩警铃震响 – 消费者物价零增长,生产者价格呈现7年来最迅速的下跌(美国,《石英》) ——中国:担忧通缩持续,6月份消费者物价增长停滞(日本,《日本经济新闻》,7月10日) ——6月份消费者物价增长停滞,通缩担忧强化的可能性(日本,共同社,7月10日) ——中国处于通缩的边缘(法国,《论坛》周刊,7月9日) ——中国通货收缩压力积聚,消费者物价下滑(路透社,7月10日) 在报道当今中国的经济增长乏力和通缩威胁抬头的时候,世界媒体大都把中国当前面临的这种局面跟先前的疫情清零政策相提并论。但英国《电讯报》的报道则是把先前的疫情清零政策跟现在的困局当作因果关系发展来报道。 7月10日,该报发表报道,标题是,“中国濒临通货收缩,物价下跌”。该报道的导语是:“中国在通缩的边缘徘徊,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继续感受北京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的影响。” 一度无比英明的疫情清零政策及其后续 在从武汉传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借助中国当局强有力的信息封锁和误导宣传在中国全面爆发并传遍全世界之际,为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袖习近平英明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抗疫有力和有效,为了彰显中共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中共当局以严酷的方式推行了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 观察家们的普遍看法是,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中国当局回避公布中国亿万人短时间内感染病毒之后的死亡火化数字,令人难以知晓究竟大约有多少中国人死于病毒感染;但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对中国经济打击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以动辄封门、封楼、封小区、封城、封公路、封港口为特色的疫情清零政策使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变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