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破的“中国梦”



长久以来,海珠区那些逼仄小巷一直吸引着中国的打拼一族,比如来自中国中部产茶山区的纺织工人谢潘(音)。

海珠区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之一,工人宿舍和纺织厂坐落于色彩明亮的建筑之中,这些建筑间距很近,邻里之间从窗口能握手。这里曾经只有散落的村庄,但随着中国几十年前开放经济变成了制造业中心。政府承诺放宽管理,让人民追求自己的抱负,涌入海珠区的无数人正是为此而来。

去年,谢潘踏上了希望之旅,与其他来自湖北的工人一样,在南方大都市广州这个人口稠密区定居下来。他们在嘈杂的工厂中辛苦劳作,忙于制衣或是兜售家乡名小吃热干面。但几个月前我见到他时,他的希望已经变得渺茫。由于经济放缓,他已经两周无家可归,后来才凑钱以每月800多元的价格租了个10平米见方的单间。

“不是人人都有活干,”31岁的谢潘当时说道。他讲话轻声细语,由于常年在缝纫机前劳作而变得驼背。“没法一觉睡醒就去找工作。太累了。”

新闻简报:欢迎订阅新闻简报,包括每周四的“海外华人札记”专栏,获取全球重大资讯,了解美国华人社区热点话题。

后来情况变得更糟,严格的新冠封锁让工厂停工,面馆纷纷关门。到10月,谢潘被隔离了近一个月时间。

几周后,海珠区的民怨爆发了。当周末全国各地爆发反对新冠清零限制的抗议,数以百计的工人在周二违抗封锁规定,冲上海珠区街头,要求解封。他们拆除了街上的路障,还投掷玻璃瓶。当穿着防护服的警察穿过街巷,用警棍敲打盾牌时,他们喊道,“解封!”

中国广州的居民在周二反抗封锁的抗议中与警方发生冲突。
中国广州的居民在周二反抗封锁的抗议中与警方发生冲突。 VIDEO OBTAINED BY REUTERS

这次爆发有力说明了世界上最严厉的防疫措施如何颠覆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强人领袖习近平正在扩大中共对民众的控制,其程度更甚于毛泽东时代。习近平将新冠“清零”的成功与他作为统治者的合法性捆绑到一起,强制“清零”已经压过自由开放精神的培养,哪怕后者正是让海珠区以及整个中国生气勃勃的原因。

这种转变撕毁了党与人民长期以来达成的社会契约。在1989年暴力镇压天安门的民主示威后,北京达成了一项不言而明的交易:人民要以限制政治自由为代价,换来生活的稳定和舒适。

但如今,这种稳定和舒适都受到了损害,限制却不断加码。据一项统计,11月下旬,近5.3亿人——也就是总人口的近40%——都处于某种形式的封锁之下。有人食不果腹,有人则因耽误救治丧生。

中国的安全机器已经开始镇压反对“清零”的示威活动,这是自天安门事件以来中国发生的最为广泛的抗议。全国各地的警方都在拘捕和威胁参与者。政府虽然没有公开回应这些抗议,但也试图通过放松限制来平息公愤,包括广州的部分解封。

但即便习近平能掩盖这些不满情绪,抗议所揭露的幻灭感可能依然存在。“清零”本身就已经表明,党能够且将会轻易和肆意地把自身意志强加于人民。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这种颐指气使动摇了他们不断进步的期望,也打击了他们冒险的抱负和意愿。

上个月,深圳下沙村正在消杀窨井。
上个月,深圳下沙村正在消杀窨井。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这种转变在中国南方最大的都市广州及毗邻的深圳可能表现得最为深刻。中国的市场改革正是从这里起步。今年早些时候,我与一位同事在该地区待了两周,以了解正在改变的社会契约如何助长了不满、放弃和焦虑——这些情绪都与习近平提倡的民族复兴必胜愿景南辕北辙。

谢潘上个月解除了隔离,就在冲突爆发前。他逃离了广州,不确定是否还会回来。“广州这个地方,确实,能不去就尽量不去。”

渺茫的希望

这一地区的吸引力在于它能给所有人希望。这里有农民工能去的工厂,有想一展手脚的程序员能去的科技大厂,还有给创业者的商铺。只要有坚韧和干劲,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谢潘去年搬到广州,希望赚到更多钱。但当他来到这里,却发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

由于经济放缓和封锁抑制了人们购新衣的需求,许多工厂已经减产。每天早上,谢潘都要挤过几乎密不透风的求职人群,与工厂老板就越来越低的计件工资讨价还价,这种工作包括给衬衫缝制下摆,或是给裙装打褶。8月时,如果有收入,他每天能赚到两三百元,但他听说疫情前别人的收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广州海珠区的纺织厂,谢潘8月时曾在此打工。随着工厂因需求下降而减产,工作也越来越难找。
广州海珠区的纺织厂,谢潘8月时曾在此打工。随着工厂因需求下降而减产,工作也越来越难找。 VIVIAN WANG/THE NEW YORK TIMES

他边工作边靠米饭和豆腐充饥,周围是齐膝高的一堆堆织物和缝纫机的低鸣。

然后到10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海珠区传播,封锁接踵而至。谢潘先是被关在家中,后来又被关进隔离中心,钱很快就用光了。

解除封控的当天早上,他就登上了返回湖北的火车。“因为现在都失业了,这段时间,马上饿肚子,”回到家中的谢潘表示。

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不仅在工厂变得遥不可及。在这里的摩天大楼也是如此,那曾是梦想成真的光辉证明。

疫情前,瑞安·刘(音)就代表了他的家乡深圳所承诺的希望。34岁的瑞安·刘在工薪阶层家庭长大,是中国一家互联网巨头的产品经理。他的爱好是收集威士忌和出国度假,享受着中国现代化带来的上流生活方式。

但新冠清零让中国互联网巨头也不得不低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报告上季度净亏损近206亿元,部分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疲软。中国市值最高的腾讯今年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这是近十年来该公司员工人数首次缩减。

11月,中国市值最高的企业腾讯的深圳总部。腾讯今年进行了大量裁员。
11月,中国市值最高的企业腾讯的深圳总部。腾讯今年进行了大量裁员。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瑞安·刘为自己创造的舒适生活突然变得岌岌可危。为防意外,他说自己已经开始浏览招聘信息,当时他正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办公室附近吃着沙拉,这里的高层写字楼都设有独立唱K房和室内跑道等便利设施。他不再购买威士忌,并卖掉了股票投资。

瑞安·刘现在把重点放在了还清贷款和储蓄之上。“因为可以预见到往后几年也会比较困难,”他说。

“国家无处不在”

下沙是深圳一处人口稠密的社区,以廉价餐饮和经济适用房闻名。当官员们在这里发现一例新冠阳性,施工的声音立即想起。当天下午,工人们运来了金属板和红色塑料板,竖起屏障阻止任何人离开——这实体呈现了党对日常生活愈发明显的控制。

11月,居民排队进入深圳下沙村。这一片区的主要入口都被封锁,仅剩几个所谓的关卡,那里的出入都受严格管控。
11月,居民排队进入深圳下沙村。这一片区的主要入口都被封锁,仅剩几个所谓的关卡,那里的出入都受严格管控。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监狱都没这样,”56岁的吴群林(音)在这里经营一家按摩院,他回忆起7月那次为期两周的封锁时表示,那是他今年第二次被封。

即便在围墙撤走之后,对生活的滋扰依然存在。每24小时就要做一次核酸。进入社区的人必须出示居住证明。官员通过手机监视着人们的行动。

动员如此众多的底层官员——有官媒报道称每人要负责管理约250名成年人——说明了“可能是过去40年来中国政府能力的最大扩张,”研究中国问题的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张泰苏表示。“以前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感受不到多少国家的影响的。现在的情况就变成,国家无处不在。”

下沙村是深圳一处人口稠密的社区,以居住成本相对低廉而闻名。
下沙村是深圳一处人口稠密的社区,以居住成本相对低廉而闻名。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官员们甚至进入下沙的公寓,检查衣柜和床下,寻找可能试图逃避检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20年前开始做生意的吴群林说,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配合新冠措施。他每天都测核酸。他打了疫苗。然而,到头来他坐在几乎一片漆黑的巷子里,打量着附近那些已经关门的店铺——一家照相馆,另一家按摩院。当晚只有一位顾客来询问价格(标准按摩约150元),但最终还是离开了。

吴群林在下沙村的按摩院。当封锁开始影响他的生意,为了节省租金,他把铺面从街上迁至一条后巷。
吴群林在下沙村的按摩院。当封锁开始影响他的生意,为了节省租金,他把铺面从街上迁至一条后巷。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你过去管我们,也是国家的职能,”吴群林说。但是,“好像你爹妈管你管得实在太狠了,你肯定也会不舒服。所以说你不反抗,你也肯定不舒服,就这样对不对?”

“非必要”

“清零”面临的问题是:现在人们都在表达不满,那接下来又会怎样?

过去一周爆发的抗议活动源于严厉的新冠政策,但一些抗议者扩大了要求,更直接地对抗党对权力的重申。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地方,他们高呼民主、言论自由,呼吁结束让“清零”成为可能的威权主义。

上周末,上海街头的警察和抗议者。上海是众多民众聚集起来反对新冠防疫措施的城市之一。
上周末,上海街头的警察和抗议者。上海是众多民众聚集起来反对新冠防疫措施的城市之一。 THE NEW YORK TIMES

但是,经过过去三年的控制,安全机构变得更加强大。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抗议者有同样的要求或渴望更多政治自由;愤怒的广州工人关注的是工作和自由行动的基本权利。如果中国在放松限制的同时成功限制了未来疫情的影响,共同的不满可能会消散。

不过,即使“清零”政策取消了,习近平对控制的更大执着也不可能随之消失。在这种环境下,推动中国崛起的雄心壮志是否还能蓬勃发展,还有待观察。

周四的上海,在几天前发生抗议活动的地点附近,运送警察的警车。
周四的上海,在几天前发生抗议活动的地点附近,运送警察的警车。 THE NEW YORK TIMES

这种雄心驱使36岁的李红(音)去年收购了海珠的一家服装厂。自从16年前从湖北来到这里,李红一直从工厂的底层工作到管理层,她渴望不断进步,不断投资自己。她知道经济不稳定,但随着许多工厂倒闭,她可以廉价买下一家工厂。

“机会都是给有做准备的人,但是我们就是说没有机会也想去找这个机会,”今年夏天,她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说。她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张沙发,方便加班时打盹。

但今年春天,因为上海封城,切断了当地一家大客户的订单。接着,广州暴发疫情。海珠区的工厂被勒令关闭。李红自己检测呈阳性,被送往方舱。

她在电话里说,两周后她离开方舱,回到了湖北老家,因为在广州的家被封了。她的工厂租约将于明年1月到期;她不知道自己是否会续约。

她一直自认为是个能干人,尤其是在一个罕有女性当工厂老板的世界里。但她知道,光是自己有冲劲是不够的。即使广州在抗议活动后放宽了限制,她还是担心当地官员只是想避开更多的负面宣传,而不是倾听民众的需求。

在广州放宽疫情限制措施后,海珠区拆除了障碍物,摄于周四。
在广州放宽疫情限制措施后,海珠区拆除了障碍物,摄于周四。 ASSOCIATED PRESS

“他不会按你的要求去执行那些,”李红说。最终她选择听天由命,“他们政策怎么下,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在中国的新冠限制措施中,一句无处不在的话或许可以最好地概括对期望值的约束——非必要。官员告诉民众: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出门。许多曾经梦想着进步——甚至是奢华——的中国人突然又被告知,只许期待最基本的东西。

尽管如此,一些人仍然希望这种倒退只是暂时的。尽管目前存在种种困难,但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当年的非凡增长岁月仍然记忆犹新。

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的小山顶上,伫立着六米高的邓小平铜像。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是率先拥抱市场经济的中国领导人,他的目光注视着这座城市,以生动的方式提醒着人们,这个国家是有能力改变方向的。邓小平的塑像迈着稳健的步伐,彰显他开放只会加速的信条。

深圳莲花山公园的邓小平塑像,他是中国拥抱市场经济的开创者。摄于上月。
深圳莲花山公园的邓小平塑像,他是中国拥抱市场经济的开创者。摄于上月。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80岁的政府退休干部陈承志(音)每天都要来到这里锻炼,他认为是邓小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允许深圳进行经济试验后不久,陈承志就搬到了深圳。当时这座城市只有几十万人口,但经历过饥荒和文化大革命的陈承志相信邓小平的愿景。

“有什么好事都跟深圳有关,”陈承志在每天例行的散步时说道。他还说,当中国总理李克强8月参观这座雕像并承诺中国将继续向世界开放时,他感到欢欣鼓舞。

如果不这样做,陈承志说,“中国就是死路一条。”

但李克强即将退休,而国家控制不断增强的习近平时代仍在继续。

现在,陈承志每天还是会继续攀爬这座小山——俯瞰着他参与建设的城市,他仍然相信这座城市。

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的晨练者,摄于上月。
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的晨练者,摄于上月。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资源 : CNTimes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全力防控学生近视

专家在全国80多所学校教师和干部参加的近视防控工作会议上说,去年中国儿童和未成年人近视率约53.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周四上海。 中国 6 岁儿童的患病率为 14.5%,而小学生的患病率为 36%,中学生为 71.6%,高中生为 81%。 相关负责人在上海爱尔眼科发布会上表示,儿童和未成年人近视控制绩效、总体近视率和身体健康状况已纳入当地政府评估体系,推动政府、学校和社会提高认识。医院。 上海市课外教育部陆小明表示:“学校和家长要密切合作,加强监管,加强体育锻炼,建立完善的近视防控体系,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健康。”协会。 爱尔眼科蓝伟忠博士表示,他们发起了一项覆盖中国27个省份310万未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长时间在家学习的距离近得惊人(不到30厘米),而且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很长。即使在周末,他们每天也会在如此短的距离内度过四个多小时。调查还发现,学校照明达标,家中照明较差。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近视的形成和发展。 “这个数据说明,学校和家庭在未成年人近视防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兰所在医院与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了超过2500万次近视筛查,建立了愿景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持政府决策。 上海近视率高于全国水平。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的官员表示,约有 60% 的儿童和未成年人患有此问题,该中心已与学校合作,增加体育课程,减轻学业负担,改善环境,以保护儿童的眼睛健康。 娄山中学教师表示,学校深入研究学生近视原因,对学生教室进行照明改造,改善走廊通道,打造视力友好型学校。 资料来源:闪耀
Read More

麦肯锡:中国仍是跨国公司战略优选

如何在应对日益复杂的风险同时,继续享有中国市场机会。4月11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旗下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跨国公司的中国要务:新机遇、新风险、新布局》探讨了这一话题,并给出破局思路。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同时受益于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的跨国公司,需要重新规划在华战略,以把握住中国市场存在的重大机遇,应对挑战。 麦肯锡专家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非常大,许多跨国公司不容忽视。 麦肯锡的研究发现,在未来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将达到2%到5%。即便在未来十年,中国GDP增长按照2%的增速计算,仅2021年至2030年的增量GDP就将超过印度2021年的GDP总量。如果能达到5%的年均增速,同期,中国的增量GDP就将与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2021年的GDP总和相当。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说:“当全球投资者和企业家寻求增长机会时,大家都好奇:下一个‘中国’在哪里?如果你正在寻求增长,那么我们的答案非常明确,下一个‘中国’,在中国。” 麦肯锡的最新报告中写道,中国持续推进的城市化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为生物制药、消费者健康和娱乐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带来了机遇。 报告称,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转型将为跨国公司提供电力、农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的机遇。 麦肯锡表示,来自汽车、奢侈品和工业设备等行业的跨国公司绝不应忽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已占其全球收入的25%至40%。 麦肯锡专家表示,还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大国,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先进互联互通和空间技术方面。 在2021年麦肯锡对本土和跨国公司高管的调查中,6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环境和能力已经可以比肩全球最好的发展中心,或将在五年内比肩全球最好水平。 中国的商业格局一直在发生变化。麦肯锡发现,在过去10年里,专门从事便携式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和5G基础设施的中国国内企业获得了20%至40%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梁敦临表示。 “随着中国本土公司发展壮大,越来越多本土公司正在地区和全球层面与跨国公司竞争。跨国公司需要大胆行动、改变运营方式。” 麦肯锡专家表示,跨国公司可以在六大领域重新规划中国战略——资本和所有权、供应链、创新、品牌和人才,以及技术和数据。  Source: China Daily
Read More

中国在线消费呈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一份报告,京东、阿里巴巴和唯品会是去年中国在线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公司。 该协会表示,前 100 家公司的在线总销售额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282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19%。 去年,随着中国优化 COVID-19 应对措施,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支出等政策进一步展示了在线销售的弹性。 2022年,中国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13.7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7.2%。 该协会表示,前20名企业的在线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90%以上,并将进入前100强排名的门槛提高到5亿元。 在这100家公司中,50家专注于消费品,43家不是电子商务企业。共有47家企业来自华东地区,线上销售额占比33.6%。 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消费需求有望回暖增长,进一步推动消费回暖。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
Read More

化学战:俄罗斯使用‘窒息剂’驱逐乌克兰士兵,美国。说;莫斯科反击俄罗斯官员声称,在美国领导的北约军事联盟的支持下,乌克兰正在准备发动化学武器袭击。

与此同时,英国因俄罗斯军队参与乌克兰化学战而对其实施制裁。这一事态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该地区可能发生化学恐怖主义的担忧。 俄罗斯官员声称乌克兰正在北约的积极支持下准备发动化学武器袭击。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馆呼吁美国停止支持他们所说的基辅“挑衅”,并评估潜在乌克兰“化学恐怖主义的风险。” “我们呼吁华盛顿停止愤世嫉俗地沉迷于基辅的挑衅,以达到对俄罗斯造成战略失败的虚幻愿望。美国政府不应光顾陷入痛苦的乌克兰傀儡,而应批判性地考虑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乌克兰‘化学恐怖主义可能带来的风险,大使馆周三告诉”新闻周刊‘杂志。 大使馆还声称,乌克兰在西方的积极支持下,计划在特别军事行动区进行一系列挑衅,包括可能对俄罗斯使用化学武器。 本周早些时候,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声称,乌克兰军队正在系统地对俄罗斯军队和平民使用有毒化学品。 扎哈罗娃强调了俄罗斯当局的报告,称今年7月至9月期间,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70多种用于检测和记录有毒物质的先进设备,包括现代探测器和气体分析仪。 据俄罗斯官员称,乌克兰军队据称对俄罗斯军事人员、平民和地方官员使用了氯、氨、硝酸铵和硫酸等化学物质。 此外,据报道,乌克兰安全部队在国内和北约中心接受了伪造证据的方法的培训—a战术俄罗斯此前在叙利亚使用过斯克里帕尔中毒事件,以及据称阿列克谢·纳瓦尔尼中毒事件。 俄罗斯指责北约国家在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技术秘书处的支持下协助乌克兰捏造证据,诬告俄罗斯违反《化学武器公约》(CWC)。 俄罗斯外交部声称这一行为得到了华盛顿、柏林、伦敦和巴黎的政治支持。 俄罗斯表示,支持这些说法的必要材料已经到位,这进一步暗示禁化武组织参与了莫斯科认为破坏其地位的协调努力。 (OPCW)的俄罗斯常驻代表弗拉基米尔 · 塔拉布林(Vladimir Tarabrin)表示,俄罗斯已向禁化武组织提交了乌克兰使用化学武器的证据,并正在密切记录基辅所谓的化学袭击事件。 塔拉布林还对情报表示担忧,暗示“乌克兰正在准备使用有毒化学品进行大规模挑衅” 乌克兰和北约的反指控 另一方面,乌克兰及其北约盟国也对俄罗斯提出了类似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