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德国卫生专家: 中国走上了他国的防疫之路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今天(12月7日)公布了新冠防疫的“新十条”规定,包括不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减少检测范围和频次,不搞大范围封控,允许居家隔离而不必集中隔离等。作为公共卫生专家,您看到这样放松限制的变化有何感想? 

泽布:可以说,中国现在走上了一条很多其他国家早已走过的路。您提到的这些措施是适合中国目前情况的。当然不能一下子放弃所有的防疫措施,比如像我们在欧洲国家甚至在讨论取消隔离义务等。中国与我们不同的情况是,居民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在此背景下,放松限制是会带来一些问题的。  

中国现在的出发点是,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重症、死亡率等方面的后果不那么可怕。在居民已建立起免疫保护的地方是这样的,比如已多次注射疫苗、打过加强针或感染过病毒,而不是说奥密克戎本身变得多弱。在中国,很多人没有接触过新冠病毒,因此整体的免疫能力可能不如在其他国家。 

德国之声:新计划中的一点是提高老年人接种疫苗的速度和比例。老年人接种比例不够高是中国令人担心的一个情况。对这个群体来说,现在逐步放开是否意味着感染风险增高? 

泽布:这一点非常重要。加快老年人和有基础病人群的接种步伐,对能否建立免疫保护非常关键。中国有能力做这件事,尤其是提高加强针的接种比例,这项功课一定要做好,而且希望能尽快。因为对老人、有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感染新冠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引起重症乃至死亡。中国的这个风险目前是高于其他国家。 

播放视频

2:12 min

上海老年人如何看待动态清零?

德国之声:中国官方现在向民众传递的一个信息是,奥密克戎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但按我理解,您认为在中国不能这样说? 

泽布: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很强,能够快速传播。当它在一个很多人已经打过疫苗、感染或多次感染过的群体中传播,据现在的观察症状相对轻微,但前提是患者打过疫苗或已经感染过。而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因此奥密克戎在中国有可能仍是一种危险的病毒,尽管它本身的致病性可能略有降低。以香港为例,我们可以看到,那一波奥密克戎疫情在很短时间内导致了很多重症。中国领导层肯定了解可能会出现这种风险,因此,这对决策者和医疗系统将是一个考验。 

德国之声:中国现在计划减少核酸检测,同时放松防疫限制。这样的话,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感染不会被发现?

泽布:是的。中国迄今的检测方式最大化地检出了感染者,但长期来看这种方式意义不大,也不可能一直坚持下去。因此减少核酸检测、有针对性的检测是更恰当的,例如在特定场合、对特定人群、老年人进行检测。长期、反复的全民检测、到任何地方都要求阴性检测结果,确实是有些夸张的,况且也要考虑经济因素。 

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一些感染者发现不了。中国会出现更多的感染,基于目前的变异株我无法设想会有另一种情况。因此重要的是让民众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做检测、什么时候应该自我隔离,同时重点检测高风险的人群。 

播放视频

2:24 min

疫情之下 中国经济气喘吁吁

德国之声:您曾经提到过,如果新冠病毒在中国传播失控,有可能在那里产生新的变异。为什么? 

泽布:病毒总是在不断变异的,奥密克戎也不例外。奥密克戎迄今的变异似乎显示这个 变种已进化得相当完善,不过这是在多数人打过疫苗或感染过的基础上,而非面对缺乏免疫保护的人群。中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感染数量增加,而且是在不同的人群中,病毒传播形成新的规模和动态。如果病毒复制的基数和频率很高,出现新变异的可能性就高,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因此,疫情监控很重要。通过对感染病例至少是抽样性质的病毒基因测序,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的变异株,这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德国之声:总体看中国疫情未来的发展,现在最让您感到担心的是什么? 

泽布:对年轻的、60岁以下、基本健康的民众,我并不担心。他们中的多数人或许日后会感染新冠病毒,但绝大多数人症状不会严重,会自愈。和在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真正令人担心的是被定义为感染可能导致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包括老年人、有某些严重基础病——比如循环系统疾病——的人。在中国,现在应该特别关注这些人。鉴于防疫策略的改变,可以预见中国会出现更多的感染,因此应该重点保护这些人不蒙受严重的危害。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资源 : DW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中国为何难弃清零 或因恐爆确诊海啸

在中国多地爆发白纸运动,民众开始勇于表达对清零政策的看法后,中国官方正逐渐放宽原本过于严格的封控手段,但根据模型分析,如果中国放弃清零,恐将面临大规模染疫与死亡的危机。 广告 据台媒上报今天7日援引「科学」(Science)网站,模型显示中国仍欠缺与病毒共存的准备,松绑控管后可能引发大规模染疫,导致医疗机构不堪负荷、死亡人数也将大幅增加。新西兰欧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公卫科学家威尔森(Nick Wilson)表示,目前中国疫苗接种率不足,且未采用防疫力最佳的疫苗;此外,官方对于如何从消灭病毒转向与病毒共存的公众沟通也不足。 威尔森表示,反观新西兰等同样在疫情初期采取清零政策的国家,则是利用这段时间,争取提升疫苗接种率、增加抗病毒药品存量与强化重症照护能量。 报导指出,一篇今年5月登载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结果显示,若在今年3月时松绑清零政策,中国将于半年内面临「确诊海啸」,估计将有1.12亿人染疫,其中有270万名重症患者,并将有160万人死亡,在疫情最高峰,加护病房床位需求将达100万床,是目前全中国总量的15倍之多。 位于英国伦敦的分析公司Airfinity则在11月28日公布最新报告,指出中国面对疫情仍脆弱不堪,此时若放弃清零,在83天之内将会有1.67亿至2.79亿人确诊,死亡人数则将介于130万至210万之间。 广告 报导表示,这也许就是中国虽采取逐步放宽管控,但迟迟未改变防疫政策走向的原因。不具名的中国科学家则表示,中国政府目前的作法,除了有助缓解社会在严格管控下的疲乏,也能减轻经济负担,预期未来会有更多限制获得松绑。 资源 : RFI
Read More

哈萨克斯坦外长会见欧盟高级代表

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穆拉特·努尔特留对布鲁塞尔进行工作访问,并与欧盟高级代表举行会谈,讨论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当前议程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领域,Tengrinews。 kz 报道援引该部的话。 如前所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何塞普·博雷利热烈欢迎穆拉特·努尔特留作为哈萨克斯坦外交部长首次访问欧盟首都。 会议期间,外交官根据哈萨克斯坦与欧盟之间的加强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审查了阿斯塔纳与布鲁塞尔之间广泛的多方面关系。 注意到最高和高层政治对话的定期性质和增加的动态,经济合作和欧洲投资量的显着增加。 如前所述,双方特别注重讨论在能源、运输和物流、数字化、民用航空、关键原材料生产和使用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实际步骤。 考虑了加强教育和科学、先进技术和创新发展合作的措施。 会谈期间,博雷尔强调了欧洲外交的坚定承诺,即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项目,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与阿斯塔纳的合作,以应对未开发的巨大合作潜力。 “我们密切关注贵国的现代化进程,支持托卡耶夫总统旨在建设一个公正的哈萨克斯坦的大规模政治改革。今年,欧盟和哈萨克斯坦庆祝建交30周年,在此期间我们奠定了 伙伴关系的坚实基础,”高级代表说。 欧洲联盟。 据该机构称,对话者就地区安全、中亚合作和阿富汗局势等国际议程上的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还讨论了减轻欧洲制裁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措施。 在会见欧洲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西蒙·莫尔杜首席顾问时,部长指出查尔斯·米歇尔总统于 2022 年 10…
Read More

中国在线消费呈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一份报告,京东、阿里巴巴和唯品会是去年中国在线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公司。 该协会表示,前 100 家公司的在线总销售额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282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19%。 去年,随着中国优化 COVID-19 应对措施,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支出等政策进一步展示了在线销售的弹性。 2022年,中国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13.7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7.2%。 该协会表示,前20名企业的在线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90%以上,并将进入前100强排名的门槛提高到5亿元。 在这100家公司中,50家专注于消费品,43家不是电子商务企业。共有47家企业来自华东地区,线上销售额占比33.6%。 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消费需求有望回暖增长,进一步推动消费回暖。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
Read More

偕法国丈夫随马克龙访华 巩俐国籍问题引争议

(大纪元记者佟亦加报导)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5日抵达北京访问,有网民从中共央视新闻播出的画面中发现,从马克龙的专机机舱走出的随行人员中,出现了著名影星巩俐和她的法国丈夫的身影,引发热议。 大陆影视策划人谭飞第一时间在微博转发报导并截图称:“巩俐夫妇随同马克龙来了北京。”虽然部分评论被过滤,但从视频和照片中可见,巩俐身着米色风衣,与同行人员有说有笑一起走下飞机,其法国艺术家丈夫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手提着两个行李走在她的前面。(点看帖文) 网民纷纷转发巩俐“回国”的报导,消息一度冲上热搜榜,巩俐的国籍瞬间成为关注的焦点。 有网民以嘲讽的口吻留言:“一个新加坡人随法国老公访问祖国。”也有网民不满有些人频频拿“国籍说事”,为巩俐辩护,直指“一些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得不到,所以就否定和怀恨,有的是大V‘工作需要’煽动对立和恨”、“天天叫着‘润润润(对应英文“Run”——跑’打嘴炮,对人家真润了的就开酸”。 出生于辽宁沈阳的巩俐,1987年因主演张艺谋电影《红高粱》成名,该片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92年,巩俐又凭借电影《秋菊打官司》获得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首位华人威尼斯影后。2010年,巩俐被法国政府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司令勋位。 巩俐1996年嫁给新加坡富商黄和祥,改为新加坡国籍,13年后两人离婚。2019年5月,54岁的巩俐与71岁的让-米歇尔·雅尔一起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并在机场牵手亮相,随后向媒体确认两人已经结婚。 据报导,马克龙此次访华,随行人员是由法国政府多位高级官员、六十多位法国企业家及二十多位法国文化界人士组成的政府代表团。 一名法国资讯译制博主介绍,马克龙的访问团中有多位与中国渊源颇深的法国著名艺术家,譬如曾执导电影《狼图腾》(Wolf Totem)、与中国电影有深度合作的电影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以及法国电子音乐先驱人物、上世纪80年代就曾在中国举办演出的让-米歇尔·雅尔等。 据法广报导,马克龙此次访华的目的,是希望对习近平的俄罗斯政策产生影响,至少说服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不过,与马克龙同时访华的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所在的欧盟,也批评马克龙与北京“和解”的努力过于“天真”,正如他们之前批评马克龙对待俄罗斯一样,马克龙曾三番五次与普京对话,试图说服普京回心转意停止入侵乌克兰,结果徒劳。此次,多数观察人士对马克龙说服北京、调停俄乌战争不抱太大希望。 报导说,马克龙曾非常希望说服从未指责俄罗斯侵乌的习近平,但直到习近平前不久去莫斯科与普京强化中俄轴心,北京自我标榜的“中立”“中间人”的面纱才被撕碎。 无论中法双方的谈判结果如何,一些为巩俐的国籍问题争论不休的网民表示,他们最关注的是,偕法国丈夫随马克龙访华的巩俐,此次究竟能影响习近平的什么决策以及马克龙有哪些对策。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