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中国旅客不再要求核酸或抗原检测

从本周三(8月30日)开始,中国将不再要求入境旅客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本月发布的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清零”政策的突然取消可能导致随后两个月内近200万人超额死亡。

(德国之声中文网)从本周三(8月30日)开始,中国将不再要求入境旅客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这是中国在2020年3月关闭边境三年之后重新向世界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一(8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了这一决定。

中国于今年1月结束了对本国公民从国外归来的强制隔离要求,并在过去几个月中逐步扩大了中国人可以前往的国家名单,增加了国际航班的数量。

在长达三年的严厉限制措施(包括经常发生的全城封锁和对感染者的长期隔离)之后,中国政府直到去年12月才结束了这个被称为“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

这些限制措施减缓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导致失业率上升和罕见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作为这些限制措施的一部分,入境旅客必须在政府指定的酒店隔离数周。

1989以来中共统治的最直接挑战

去年11月,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大城市爆发了针对”清零”限制措施的抗议活动,这是自1989年天安门抗议运动以来对中共统治的最直接挑战。

12月初,当局突然取消了大部分防疫控制措施,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感染,医院和停尸房一时间不堪重负。

本月发布的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清零”政策的突然取消可能导致随后两个月内近200万人超额死亡,远远高于中国官方公布的该政策取消后一个月内6万人”估计”死亡数字。

在执行”清零”政策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地方当局不时实施紧急封锁,试图隔离感染人群,导致很多人被困在办公室和公寓楼内。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一些信息显示,当局用电线和螺钉封住居民的门窗,试图以此阻止病毒传播。

从去年4月到6月,人口多达2500万的上海全城封锁,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防疫封城案例。在此期间,居民们被要求频繁接受核酸检测,并不得不依赖政府提供的食品度日,而这些食品经常被投诉分量不足。

在整个疫情期间,中国政府一直在吹嘘其”动态清零”政策–严厉的封锁措施最初带来相对较低的感染人数–以此来证明中国的政治制度优于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

来源:DW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全力防控学生近视

专家在全国80多所学校教师和干部参加的近视防控工作会议上说,去年中国儿童和未成年人近视率约53.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周四上海。 中国 6 岁儿童的患病率为 14.5%,而小学生的患病率为 36%,中学生为 71.6%,高中生为 81%。 相关负责人在上海爱尔眼科发布会上表示,儿童和未成年人近视控制绩效、总体近视率和身体健康状况已纳入当地政府评估体系,推动政府、学校和社会提高认识。医院。 上海市课外教育部陆小明表示:“学校和家长要密切合作,加强监管,加强体育锻炼,建立完善的近视防控体系,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健康。”协会。 爱尔眼科蓝伟忠博士表示,他们发起了一项覆盖中国27个省份310万未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长时间在家学习的距离近得惊人(不到30厘米),而且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很长。即使在周末,他们每天也会在如此短的距离内度过四个多小时。调查还发现,学校照明达标,家中照明较差。这些都有助于他们近视的形成和发展。 “这个数据说明,学校和家庭在未成年人近视防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兰所在医院与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了超过2500万次近视筛查,建立了愿景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持政府决策。 上海近视率高于全国水平。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的官员表示,约有 60% 的儿童和未成年人患有此问题,该中心已与学校合作,增加体育课程,减轻学业负担,改善环境,以保护儿童的眼睛健康。 娄山中学教师表示,学校深入研究学生近视原因,对学生教室进行照明改造,改善走廊通道,打造视力友好型学校。 资料来源:闪耀
Read More

2023年12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3年1月8日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国政府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和入境政策,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作为临时措施,中国驻外使领馆自2023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按原收费标准的75%收取来华签证费。具体情况可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咨询。 香港中评社记者:据报道,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7日表示,为促进旅游和经济,印尼正考虑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国公民实施免签证入境政策。此前,马来西亚已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政策,泰国也面向中国游客实施了阶段性免签政策。昨天,中国同新加坡宣布达成30天互免签证安排,中国与周边国家间互免签证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方欢迎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措施。我们愿同相关国家共同努力,为畅通中外人员往来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更多便利。 路透社记者:台湾“国防部”今天表示,一个中方的气象气球于周四越过了台湾海峡中线。外交部能否提供关于气球地点或目的的信息?此外,台湾“外交部”今天表示,对于结束与台湾关系转向中国的拉美国家,中方没有履行承诺。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说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存在什么“国防部”“外交部”。关于你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不掌握有关情况,这也不是一个外交问题。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我想说的是,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正常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相关互利合作正在积极推进。无论台湾民进党当局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日报》记者:12月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举行,王毅外长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会议。发言人能否介绍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 汪文斌:昨天,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会议,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宋金达、泰国副总理兼外长班比、越南外长裴青山、老挝党中联部部长通沙万出席。会议围绕“共同迈向现代化、培育次区域发展新优势”主题,回顾了澜湄合作进展,规划了下阶段重点工作,为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做好了筹备,凝聚了共识。 王毅外长在会上表示,自第七次外长会以来,各方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取得系列新成果,打造了多个新亮点:一是高层引领合作提质升级,二是经贸往来全面提速,三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四是澜湄民心相知相通。作为首个由澜湄六国共同发起和参与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已成为推动本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的重要平台。 中方建议重点推进澜湄合作六大方向工作:一是推动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加强高层往来,引领澜湄合作战略方向;加强对接发展战略,建设好澜湄大市场;坚持以民为本,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民众、造福民生。二是打造更加联动的经济发展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扩大贸易投资,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进一步开展跨境经济特区等合作,助力六国联动发展。三是营造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把安全合作作为下阶段合作重点,尽快通过“平安澜湄行动方案”,坚决打击次区域跨境犯罪,尤其是电诈网赌,铲除危害民众安全、干扰各国发展的安全毒瘤。四是迈向更加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六国科技主管部门正协商建设次区域创新走廊,中方愿在创新走廊框架下开展更多数字经济和创新合作。遵循《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精神,同湄公河五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领域合作。五是深化更具特色的人文合作。在旅游、体育、媒体、地方、高校、青年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人文交流,让六国人民好上加好、亲上加亲。六是倡导更加包容的合作理念。我们坚持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正确方向,将大力推动澜湄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三河流域机制、湄公河委员会等机制协调发展,把次区域打造为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和谐家园。 湄公河国家外长高度评价澜湄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赞赏中方为推动澜湄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一致认为澜湄合作已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地区发展繁荣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和经济形势下,澜湄国家要共同推进次区域合作,深化相互依存,用好机制平台和相关基金,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有的国家还提出了加强工业化合作的一些具体领域,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各方一致同意,加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深化互联互通等优先领域合作,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本次外长会高效务实、富有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六国共同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信心。中方将与湄公河国家携手努力,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和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让澜湄合作的根基更加扎实,步伐更加稳健,道路更加宽阔,更好造福流域各国人民。 彭博社记者:彭博社今天发表了一篇文章,显示近年来,中国当局对内蒙古的蒙古族人表达民族身份施加了限制,比如在学校使用蒙古语学习。鉴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在过去一直是其与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争论的焦点,外交部是否认为报道中提到的情况会影响中国对外关系? 汪文斌:我还没有看到这篇报道。你能说一下这篇报道的主要观点吗? 记者补充:该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最近记者到内蒙古采访发现,在学校里,学生不再被允许使用蒙古语学习,而是必须使用汉语。 汪文斌:你提到相关记者团曾到内蒙古采访。如果他们真正客观、认真、细致地在内蒙古的街头巷尾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所谓限制内蒙古当地的语言文字、限制用蒙古语教学这样一些说法都纯属无稽之谈。 中国政府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各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你问到中方相关规定会不会影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只要有关国家坚持按照相互尊重的原则、秉持不干涉内政的政策和中方发展关系,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就不会受到影响。 总台央视记者:据报道,菲律宾众议院6日通过决议,“谴责”中国在南海的“非法行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菲律宾众议院通过的所谓决议在涉海问题上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歪曲抹黑,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我愿在此重申中方以下严正立场:…
Read More

你好!中国 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即将开幕

10月13日,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了解到,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11月17日至19日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交易会以“你好!中国”为主题,围绕国际旅游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旅游消费新需求、旅游产品新动向,邀约国际旅游同业共聚盛会,促进旅游产品交易,共谋发展,深化与各国在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信息、服务标准等领域交流合作,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旅游展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已成功举办23届。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疫情平稳转段、“乙类乙管”后举办的首届交易会,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全球旅游业恢复发展,进一步深化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本届交易会展览面积约9万平方米,展示内容丰富,展览方式多元。展会共设置6个专题展区,分别为旅游目的地展区(含国内、国际)、文旅企业展区、文博创意展区、数字文旅展区、旅游创新展区、云南展区,重点展示全球品牌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创新发展成果、旅游新产品及新技术应用、国际旅游合作成果、旅游创新产品及服务等。同时,搭建1个云展厅,为旅游目的地、企业、旅游景区等参展商提供线上展示、洽谈、产品推介服务,满足不同区域从业者和全球公众展示、交流、洽谈需求,充分体现展会“你好!中国”主题。参展商、观众、专业买家可通过云展厅实现线上参观、洽谈,打造全球性、全天候的线上交易会。 来源:Chinadaily
Read More

【世界说】美国童工问题久而未决且愈演愈烈 移民儿童深受其害却得不到援助

中国日报网5月5日电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网站5月4日报道称,过去几个月的一系列调查报告显示,移民儿童正在美国从事着一些最为危险的工作,他们中的多数来自中美洲地区。 据报道,《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调查记者汉娜·德雷尔(Hannah Dreier)采访了美国20多个州的100多名被非法雇佣的移民儿童,其中一名在亚拉巴马州的12岁女孩需要通宵工作冲压汽车零件。另一名身在佛罗里达州的12岁儿童告诉德雷尔,自己在到达美国的第二天就被安排去工地给房子盖屋顶。德雷尔还在密歇根州遇到一名在鸡蛋农场工作的13岁男孩,他们每12小时轮一次班,且一周工作6天。男孩告诉她,自己真的很想上学。 据德雷尔估计,在过去两年中,大约有25万移民儿童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进入美国,他们中大多数孩子都在从事全职劳动。她表示:“雇佣方都是像奇多(Cheetos)、福特(Ford)这样家喻户晓的企业。过去这些工作都是雇佣非法移民来做,现在他们(企业)会去找非法移民儿童”。 德雷尔还透露,在她的调查中,那些雇佣童工的企业一再表示他们很难找到人来从事辛苦的工作,没人愿意上夜班,没人想在屠宰场做保洁工作。于是,这些企业找到劳务中介,后者便招来移民儿童来填补这些职位空缺。 令德雷尔感到震惊的是,雇佣童工基本上从来都不是刑事犯罪,仅是民事问题,最高罚款只有1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万元)。因此,像百事可乐、沃尔玛这种大企业,分分钟就能赚回罚款损失。即便是一名童工死亡,这些企业照样会继续经营下去。 对于移民儿童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美国援助体系的缺失。德雷尔指出,这不像寄养体系,会有社工检查孩子们的状况或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提供支持,这些移民儿童在离开收容所到担保人那里后,就无法再得到任何后续援助和支持。 德雷尔称,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和拜登政府表示并不知道有这么多孩子最终会从事危险的全职工作,对此感到震惊。“对我来说,这是个久而未决的问题。我在全美50个州都发现有移民儿童在工作,找到他们并不难。所以我想知道,发生的这一切真的无人所知吗?”她问道。 除此之外,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求助热线似乎也形同虚设,因为受雇佣的移民儿童打了电话却根本没有得到回复。德雷尔还提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情况,一名叫胡安尼特(Juanito)的孩子来到美国之后,不仅要去工作,还住在地下室里,而他的担保人甚至安装了3个摄像头随时监视他,更拿走了他的报酬。 胡安尼特告诉德雷尔,他打电话寻求帮助,心想着至少会有警察来检查或者有人来敲门,事实却是什么都没发生。德雷尔向该部门询问这件事时,被告知确有此事,但他们并没有一旦接到电话就必须回电或派人去现场的规定。 来源: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