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走上经济增长之路


巴黎 (08/11 – 75)

斯里兰卡 2022 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该国破产。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 (Ranil Wickremesinghe) 接任总统斯里兰卡 2022 年 7 月,当时该国正处于自 1948 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他的前任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 (Gotabaya Rajapaksa) 在面临 12 小时断电和持续的燃料和食品引发的大规模抗议后被迫下台短缺。国家破产了。

维克勒马辛哈带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重点关注宏观经济稳定推动艰难但急需的结构性改革。今天,随着斯里兰卡启动其第 17 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划,它有一个独特的机会恢复稳定性和向前推进可持续增长。维克勒马辛哈总统应首先创建独立的中央银行、重组国有企业、扩大贸易自由化和改善商业环境。

经济改革对于斯里兰卡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强有力和可信的结构性改革计划对于避免长期危机和解决该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困难的根源至关重要。

去年聚集在一起抗议的所有不同种族、宗教和阶层都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变革的情绪已经成熟。但随着斯里兰卡局势改善,通胀和利率下降,改革势头可能会放缓。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好的危机”,斯里兰卡应该牢记这一建议。

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改革的必要性,但反对的声音正在开始增长。许多之前不敢发声的批评者现在更加大胆,政府在实施改革方面将面临挑战。


首先,人们缺乏经济认识。这正中政客们的下怀,他们希望煽动反对派,让政府陷入困境。

其次,政治不稳定会扰乱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来制定变革议程,而总统将面临明年总统选举的挑战。维克勒马辛哈距离选举越近,他所在政党接受民粹主义政策而不是推行不受欢迎的改革的压力就越大。

第三,由于机构薄弱,斯里兰卡实施改革可能会很困难。通过错综复杂的官僚机构实施政策变革可能既困难又耗时,这使得反对派有时间获得动力。


解决经济结构性缺陷的目的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减少贫困、建设国家稳定。国家面临着很多风险。自去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除了已有的300万斯里兰卡人(相当于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之外,又有400万斯里兰卡人陷入贫困线以下。

其结果之一是大量人员离开该国,从而导致人才流失。经济复苏所需的人才正在国外寻找机会,这将产生超出这一代人的影响。

这也意味着斯里兰卡的危机正在影响到其境外的国家。斯里兰卡人作为非法移民逃亡是远至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担忧。但印度受到的影响最大,如果经济崩溃,情况只会变得更糟。

斯里兰卡的经济稳定和增长对其债权国(如中国、日本和印度)以及大多数西方国际主权债券持有人也很重要。他们渴望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划的实施,以便经济能够复苏。

该国还陷入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地缘政治。但在所有国家中,印度面临的风险最大,因为斯里兰卡是有着共同文化和历史的近邻。

为了实现变革,不仅政党之间必须达成共识,国家机构、宗教机构和工会之间也必须达成共识。否则,变革将无法持​​续。

斯里兰卡有着财政管理不善导致巨额赤字的历史。包括昂贵补贴在内的民粹主义政策导致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独立 75 年来,基本预算盈余仅实现四次。财政赤字主要是由于债务和货币融资(俗称印钞)造成的。

由于当前的货币政策已经政治化,能够专注于价格稳定的独立央行至关重要。如果央行不独立,它就有可能被用来实现政治目标,例如印钞票来推动民粹主义政策,或者冒着通胀加剧的风险压低利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将央行独立性作为首要任务。

2021年,斯里兰卡国有航空公司的损失超过斯里兰卡GDP的1%,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定的社会保障支出下限为0.6%。2021年,斯里兰卡86%的收入用于支付国有部门雇员的工资和养老金,这是不可持续的。

国有企业以助长腐败而闻名。应认真考虑这些组织的私有化。其他一些选择是重组它们、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或在新加坡设立淡马锡这样的控股公司。

如果不进行重组,斯里兰卡将面临巨额财政赤字的风险,这将增加债务,加剧通货膨胀,并造成无法在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更多资金的机会成本。国有企业的主要反对者将来自工会,因为他们将国有部门视为自己的地盘。

斯里兰卡在世界银行“营商便利度”排行榜上排名第 99 位。一站式投资窗口将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许多想要在斯里兰卡投资的企业更喜欢更快的审批和更短的设立时间,而不是税收优惠。由于不让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容易,斯里兰卡面临着输给区域同行的投资风险。

虽然 70% 的国际贸易涉及全球价值链,但斯里兰卡作为世界上受保护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却未能充分利用这一点。尽管斯里兰卡具有作为贸易中心的独特地位,但它只签署了三个自由贸易协定。如果不利用其战略位置,斯里兰卡就有可能被抛在后面。随着南亚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开放经济,斯里兰卡从中获利的时间窗口很短。

来源: 每日金融时报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中国到底从“小以色列”那里获得了多少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

奥斯汀 — 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BRICS)特别会议时再次表示,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在以哈冲突中,中国官方的立场一直被指为“亲哈中立”–貌似中立,实则偏袒哈马斯,而中国民间反以色列的情绪更是高涨。 中国微博大V《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前不久曾说,就算中国这个时候不与“以色列站在一起”,“小以色列”也没有“资格”“记中国的仇”,因为中国是“大国”,以色列不敢“真的得罪中国”。分析人士说,中国亲巴勒斯坦的立场一定会让以色列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特别是两国的军事以及其他技术合作的关系。 以色列曾是中国无人机技术的“老师” 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之后,以色列急于采购价格低廉的小型四轴无人机。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从美国运往以色列的数千架无人机中,有许多是中国公司制造的。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无人机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中国无人机技术能够得到发展却离不开以色列的帮助。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刊登的报道中就提到中国无人机发展的第一阶段,技术引进阶段就来自于从以色列的采购。 在搜狐拥有近七千万阅读量的军事博主“炮霸707军情小站”今年10月2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将以色列称为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老师”。 1994年,以色列向中国出口“哈比”反辐射自杀式无人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辐射无人机之一,也是中国当时用作突破台湾防空体系的杀手锏。中国之后对该无人机进行了逆向工程测绘,并将仿制型号ASN-301反辐射无人机装备于中国军队。2017年,中国将该仿制型号上架展销时,许多中国媒体用了“从仿制到出口”作为标题,可见以色列技术对中国提升军事力量的影响。 以色列虽然面积只有两万两千多平方米,人口只有973万(根据2023年的最新数据),但一直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之一。以色列的科技与创新的能力在全世界范围都处于领先。根据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以色列排名所有国家中的第十六名。2023年,在美国研究公司 Startup Genome 进行的全球最吸引初创企业和创新的生态系统的年度调查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上排名第五。该调查也显示以色列是人均创业比例最高的国家。 在科技领域中,尤其是在敏感的军工领域,以色列给过中国极大的帮助。以色列和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在以中正式建交前。以色列向中国出售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包括哈比反辐射自杀无人机、怪蛇-3空空导弹和狮式战斗机等,来帮助中国升级其陆军和空军。 以色列不仅对中国出口怪蛇-3空空导弹,也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该导弹被中国国产化后命名为霹雳-8空空导弹,这是中国首个性能先进的空空导弹,极大提升了中国的战机导弹能力。新浪网的报道中将这称为“来自以色列的馈赠”。 以色列不顾美国的压力,与中国保持了多年的技术合作 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后,当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和多项其他限制之后,以色列是为数不多与美国和中国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上文提到的哈比无人机是1994年以色列出售给中国的。不过,2004年,以色列因为美国的限制而没有帮助中国进行哈比无人机的技术升级。…
Read More

罗冠聪BBC专访:港府威吓家人如大陆执法 忧英国对中国威胁态度软弱

流亡英国三年的香港前学生运动领袖罗冠聪,正被香港政府以触犯《国安法》为由,悬红100万港币缉捕。 他在英国接受BBC HARDtalk访问,谈到家人被香港警方扣留调查的感受、对英国政府向北京传递软弱讯号的担忧,以及海外港人筹组“香港议会”的看法等。 2023年7月3日,香港政府以触犯《国安法》为由,高调悬红100万港币缉捕8位流亡海外的民主派人士,包括曾经的学生运动领袖罗冠聪,并在之后扣留涉案人士的亲属进行调查。 此举被质是疑类似中国大陆的执法手段,引发香港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香港警察国安处总警司李桂华当时表示,有关人员“危害国安是十分严重”的罪行。 他承认,他们如果留在国外,香港警察无法逮捕他们,但表示不会停止执法。 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 柯维立/祁湛明)表示,英国“不会容忍中国对英国及海外个人进行恐吓和噤声的任何意图。” 罗冠聪在BBC HARDtalk专访中表示,当局对他们的悬红金额远多于涉嫌谋杀等在逃者,认为当局是把国家安全的概念当作武器。 他亦在专访中回应了有否因当局扣查其家人而感到某程度上的内疚。 来源 : BBC
Read More

中吉边境发生7.1级地震 3人死亡

周二早些时候,中国西部偏远地区新疆 山区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三人死亡。 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报道称,另有 5 人受伤,受影响地区有 12,426 人被疏散。 据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凌晨 2 点刚过,地震发生在靠近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也称为乌克吐鲁番县。 据新华社报道,强烈地震导致震中附近的两栋房屋倒塌,两条主要输电线被压断,但电力很快就恢复了,数百英里外的中亚国家也有震感。 中国气象局周二表示,救援任务是在寒冷的天气中进行的,预计未来三天乌什县气温将达到-23摄氏度(-9.4华氏度)。 据新华社报道,新疆铁路局立即封锁受灾地区线路,并停运27趟列车。 据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报道,距震中 26 公里(16 英里)的一个乡镇有 3 人住院。该广播公司称,一名儿童从该镇房屋的废墟中被救出。…
Read More

世人还能再信任中国吗?意大利学者郗士如是说

华盛顿 — 在当今世界众多的汉学家(中国研究者)当中,意大利学者弗兰切斯科·郗士(Francesco Sisci)比较特殊。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第一位外国研究生。从2004年起他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与意大利交流项目的组织协调人。在郗士博士看来,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美国、西方国家缺乏对中国的信任。. 从很多意义上说,作为一个以中国研究为业的人,弗兰切斯科·郗士的教育背景和履历都是不同寻常的。他跟中国官方、中共中央党校有长期打交道的经验。他也当过新闻记者,采访过中国领导人江泽民,也在2016年采访过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那是教宗方济各就中国问题首次接受媒体专访。教宗方济各在采访中督促世人不要害怕中国的崛起。 在中国留学之后,他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早期墨家思想和政治言说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of Thought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Early Mohis),并以此获得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中国古典语文学与哲学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特殊经历背景,郗士可谓中共所说的外国友好友人士。然而,郗士日前发表文章,标题是,“世人还能再信任中国吗?” 郗士为什么要提出这样敏感和尖锐的问题?西方国家、美国对中国失去信任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失去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信任,失去世人的信任,中国会有什么问题?当初美国和西方国家信任中国是否是受骗上当?美国当初信任中国,中国获得了什么好处? 郗士日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就这些问题陈述了他的坦率看法。郗士表达的是他个人看法,不代表美国之音。 为什么要提出如此有风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