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Tag

环境

4 posts
Read More

塔吉克斯坦温室扩张:全年农业增长的催化剂

法兰克福 (10/03 – 30) 据塔吉克斯坦农业部称,该国温室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全国有 950 个温室在运营,总面积为 166 公顷,而 2020 年温室面积仅为 101.5 公顷。截至目前,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达43.9公顷,其中西红柿16.2公顷,黄瓜9.3公顷,其他蔬菜18.5公顷,还有柑橘类水果。温室播种仍在继续,”该部表示。 塔吉克斯坦对农业创新的承诺体现在温室栽培方法的不断发展中。园艺和蔬菜种植研究所所长阿利夫·托利博夫强调了五种方法,强调选择适合每种方法的作物并优先考虑抗病虫害品种的重要性。 塔吉克斯坦的地理优势、肥沃的土壤、熟练的劳动力、温和的气候以及既定的市场地位有利于温室扩张。种植迈耶柠檬的马吉德·绍耶夫(Madjid Shoyev)和种植数千株番茄幼苗的阿扎马特·阿卜杜拉赫莫诺夫(Azamat Abdurakhmonov)等农民的成功故事展示了温室农业的盈利能力和潜力。 例如,来自…
Read More

习主席访华后垃圾分类成虹口居民习惯

垃圾分类已成为上海市中心虹口区居民的习惯,习近平主席于 ​​2018 年视察虹口区,称这项运动是“新时尚”。 嘉兴路街道瑞红社区退休人员、志愿者吴庆宝说,她不再需要监督和解释邻居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或分类规则。 “大家自发地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使小区环境大为改善,”吴说。 习主席近日回信街道帮助垃圾分类的志愿者,表达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热切希望。 习近平在信中说,志愿者热心公益、服务人民的热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计划到今年年底在地级以上城市90%以上的居民社区实施垃圾分类,然后到2025年底将普及率提高到100%。 近年来,中国已在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居民社区平均覆盖率为82.5%。 “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习主席在 2018 年 11 月访问虹口时宣称。2019 年 7 月 1…
Read More

到 2025 年,河北将确保更清洁的空气

根据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最近推出的一项行动计划,河北省到 2025 年将实现无重度空气污染天数。 据《河北日报》报道,从2023年到2025年,大气污染严重以上天数逐步减少到7天、5天、3天,沙尘天气不计算在内。 作为重工业集中地,过去的河北经常笼罩在浓重的雾霾之中。但该省在过去十年中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了巨大努力。 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去年,河北省 PM2.5 的平均浓度(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空气质量的关键指标)降至每立方米 36.8 微克,比 2021 年下降了 5.2% . 该部门表示,2022年空气重污染天数减少到4天,比2021年减少5天,空气质量为2013年全省空气质量记录以来最好。 在新的规划下,PM2.5的控制将与臭氧一起继续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秋冬季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减排减排、柴油货车尾气治理等措施的重点时期。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新增,禁止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领域新增产能。 该计划称,该省还将大力升级工厂规则,使工厂更清洁。…
Read More

中国为世界交出“绿色答卷” 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题:中国持续增绿为世界交出“绿色答卷” 新华社记者张文静 陈雍容 周文其. 农谚有云:“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每逢此时节,从南到北,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全民义务植树在中国蓬勃开展,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自觉。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中国总体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一直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每年造林面积都在1亿亩以上。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1981年,中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从1982年植树节开始至2021年12月,中国适龄公民累计有17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781亿株(含折算)。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植树造林的责任意识持续增强提升。 近年来,全国绿化委员会出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将尽责形式扩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 中国不断创新义务植树方式方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面推开。多地打造绿化认建认养捐赠平台,推出古树名木认养等捐资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植树活动,营建纪念林。 从引入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技术到丰富植物配置模式,各地探索用科技手段努力增绿,悉心护绿。在内蒙古,10秒种一棵树的微创气流植树法为连绵沙丘披上了绿衣;在天津,新研发的绿色生态屏障综合监管平台,可实时监测林田水草的变化,降低造绿、护绿成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蕴含着无穷的价值。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经过一代又一代务林人的努力,如今已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林场职工年均收入10万元。 甘肃省八步沙林场三代人40多年来先后完成治沙造林超25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压沙造林与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国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