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的堕落英雄:Yodgor Gulomkhaidarov

你没有被遗忘

柏林、布鲁塞尔 (18/5 – 40)

在中亚广大偏远山区,伊斯玛仪帕米尔人长期遭受塔吉克斯坦政府系统性的歧视和迫害。尽管他们拥有引以为豪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但在一场令人不寒而栗的种族清洗运动中,他们一直是文化灭绝的目标。塔吉克斯坦总统伊莫马利·拉赫蒙 (Imomali Rahmon) 将他们妖魔化为“近亲繁殖”和“罪犯”,并发起了一项残酷计划,用塔吉克族取代他们的社区。在 2022 年 5 月和 2022 年 6 月,政府对帕米尔人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以结束他们的自治权并将他们驱逐到完全的国家控制之下。全副武装的安全部队冲进瓦马尔镇,抗议者在那里,

Yodgor 是一名抗议者,他和躲在一所房子里的五个朋友一起逃离了安全部队。在那里,他们被塔吉克安全部队发现,遭到炸药枪击,被拖出房屋,四人被近距离爆头处决,一人被俘。

Yodgor来自GBAO乳山地区的Derzud村。他是 1991-1997 年内战期间保护帕米尔人的自卫民兵的前指挥官。据他的亲属说,在内战结束后,他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他将自己的房子变成了伊斯玛仪教徒共同祈祷的地方。他因与青年的合作而在乳山享有盛誉。

安全部队已确认他是 Derzud 村一个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头目,并在与 5 月 16 日至 18 日 Rushon 事件有关的十名通缉犯名单中公布了他的名字。据报道,他是被安全部队打死的。

来源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中国真正走向开放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全球超过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中国。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三年里,有14亿人生活在采取了世界上最具侵入性的疫情监控措施的国家,为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限制新冠病毒的传播。 美国人,特别是右翼人士,在过去两年里把大量的时间和政治精力用于抱怨美国的防疫过度。但我们的限制措施与中国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许多全州范围的居家令只持续了数周。没有一个超过三个月,而且大多数只是零星地执行。在上个月中国各地爆发抗议的时候,该国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处于部分或完全封锁状态——工人困在隔离设施中,小区被封控,企业和学校关闭。 现在还无法断言这些抗议活动是否标志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出现真正转变的开始——到目前为止,抗议活动不仅招致了警方的大规模镇压,也导致一些城市放松了限制措施。但对于世界各地充满兴趣又不无恐惧地关注着中国的旁观者来说,在世界上最后一个坚持新冠“清零”政策的大国,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活动似乎标志着一个全球性的转折点。几年来,许多公共卫生专家私下里都承认,控制和根除新冠的机会可能早在2020年的冬天就失去了。在这几年里,中国一直试图将病毒抵御于边境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它基本上还是成功的,三年来几乎完全平息了该病毒在境内的传播,这一努力使该国处于与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完全不同的疫情时间表上。这也使得将中国的情况进行类比的本能努力变得有些可疑。一些认为我们的疫情应对措施过度的美国人将中国发生的抗议视作对我们在疫苗接种后采取更自由放任之道的默默认同;那些可能认为美国做得还不够的人可能会将抗议活动视为一个迹象,表明相较于中国,美国最终还是做了正确的事情。 新闻简报:欢迎订阅新闻简报,包括每周四的“海外华人札记”专栏,获取全球重大资讯,了解美国华人社区热点话题。 但不管外界是怎么看,中国领导人所处的风险环境不同于今天的美国人。在美国,九成以上的民众可能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65岁以上人口的疫苗接种率超过九成。他们面临的情况跟我们几年前有些类似,当时通过疫苗和感染获得的免疫力要低很多。最能预示接下来的情况的,可能是香港今年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命相遇——死亡率是英国或美国的两倍以上。 中国现在有九成的人接种了疫苗。但那里的感染者要少得多,而且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很低——80岁以上的人口当中完全接种率只有65.8%,这意味着中国有大量脆弱的、免疫力低下的人口。在保护民众方面,中国可以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引进mRNA疫苗,这种疫苗似乎比国产疫苗的保护力跟佳,并加大为脆弱的老年人口接种疫苗的努力。与此同时,重新开放的风险仍然很大。只要重新开放了,无论如何,都有可能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遭受疫情重击地区的人而言,不管常态的恢复有多么顺其自然,但解决这一困境从不是简单明晰的事。我们的新常态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几乎全民接种疫苗以及大规模死亡才得以实现。截至目前,2022年美国的新冠死亡率低于2020年和2021年的水平,但也没低太多,今年的死亡人数是2020年的三分之二,是2021年的一半。新冠预计将连续第三年成为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 中国很可能遭遇类似情况,因为疫苗推广优先考虑的是年轻和健康的群体,而不鼓励老年和较脆弱的群体接种。(起初的疫苗仅被批准用于年轻和健康群体。)至少国际观察人士看不太懂这种做法的确切原因,他们可能会想,为何一个看上去十分威权的政府,在强制——哪怕只是非常积极地推广——老年群体接种疫苗上,会比一次性封锁多座城市数周时间还要困难。 或许就像抗议一样,这是一个迹象,说明党的控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紧;或许是政府错过了更积极推广疫苗的善意窗口;亦或许,这也可能表明,与政治自主相比,身体自主是一种不同但更加深刻的自由权利。或许中国政府比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更不信任自己的疫苗,更担心疫苗的副作用。或许其更担心的是反复感染的累积效应,并在等待鼻喷疫苗的问世,这种疫苗不仅能缓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也能阻断病毒传播。(此类疫苗在美国因官僚主义和研发瓶颈而推出受阻,但在中国已经获批,只是尚未大规模推广。)或许,中国就是更相信新冠“清零”可以永远有效,对抗疫取得非凡成果的政治叙事已经投入太多,以至于在习近平看来,改变路线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可以想象了吗?本周,我的同事保罗·克鲁格曼写道,出现抗议意味着“中国输掉了防疫战争”,他强调,尽管疫情初期出现了种种表象,但现在,民主国家优于专制国家似乎已成必然,他也呼吁中国领导人认识到自己的路线错误,并做出改变。于洁(音)在《卫报》上指出,“新冠‘清零’不可持续,”重新开放“是平息公愤的唯一途径”。但在我个人看来,我敢说调整的程度会小得多,类似抗议发生前几周北京就已经提出的想法。 因为中国真正开放的最佳途径,应该就是香港应对奥密克戎的模式。自疫情开始以来到2022年2月中,该市一共仅报告了200多例死亡。到4月中,死亡人数已超过9000。就算大陆更积极地向老年群体提供mRNA疫苗能减少死亡,但从其他被认为基本没犯错的国家的经验来看,结束疫情紧急阶段的最优解可能照样还是会导致相当程度的混乱。 以日本为例,这是全球被称道最多的抗疫成功案例之一。在这个公历年,日本新冠死亡人数比疫情前两年之和还要高70%。在另一个总被引用的成功案例冰岛,2022年的新冠死亡人数是疫情前两年的五倍。澳大利亚的这个数字是六倍。今年1月,台湾报告的总死亡病例不到1000;今天,这个数字超过了1.4万。根据《经济学人》的精确追踪统计,新西兰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疫情期间超额死亡率为负的国家,也就是说,该国自2020年来的死亡人数低于在没有SARS-CoV-2情况下的预期。然而即便在新西兰,过去一年也有叙事被颠覆:就在2022年1月,还只有52名新西兰人死于新冠;但现在,这一数字已超过2000人,是当时的40多倍。 在所有这些国家之中,今年新冠死亡率的快速增长都来自非常低的、可能不可持续的基线,但即便如此,它们也表明了一个惊人的情况。缓解措施很重要,特别是在疫苗到达之前,随后接种疫苗变得更为重要。但是,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真正彻底战胜疫情的梦想——或者甚至通过普及疫苗接种将病毒控制住足够长的时间,以充分保护民众——都胜不过疾病本身。最终,疫情在每个国家都暴发了。 或者说几乎每个国家。在疫情期间,许多国际观察人士质疑中国官方关于疫情死亡人数数据的可靠性。但考虑到全球背景,即使修正其不可靠性,这一数据仍然相当惊人:今年1月,中国报告的新冠死亡总人数不到5000人。如今,这一数字刚刚超过5000。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在其疫情政策开始崩溃的这一年里,官方登记的死亡人数仅为500人。总的来说,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该国官方报告的感染病例只有160万例,虽然肯定是严重低估了,但这表明,该国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曾经感染过新冠。在美国,我们的人口中死于这种疾病的比例都要比这个高——总数接近110万人。 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永久性封锁是一种更好的模式,也不是说有哪个大国希望或应该争取能像中国那样。但是两种方法之间非黑即白的对比其实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在美国,人们有时说的“封锁”是指“强制佩戴口罩”和“关闭学校”,有时只是“广泛检测”,即使相对温和的缓解措施也会在政治和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但是,限制持续传播最明显的工具并不特别引人注目:投资改善空气质量和提高工作场所安全标准、带薪病假、积极推广上呼吸道疫苗,以及重视老年人的脆弱性。在美国高到令人不安的死亡率中,老年人占了约90%。在中国,根据牛津大学政府应对追踪器计算的“严格指数”,疫情政策直到2021年夏天才明显比美国和英国更加严格,中国现在面临艰难选择,不是因为这些限制措施的有效性,而是因为与前者不相关的疫苗推广和效力方面的问题。 当世界上大多数用疫苗武装起来的国家放弃积极的缓解措施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承认病毒已在不可挽回地传播,而且民众已经获得相当大的自然免疫力,承认尽管持续感染令人遗憾,但接种疫苗和治疗可以减弱影响。在中国,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要少得多,抗议似乎更像是在表达纯粹的疫情疲劳。按照中国自己的标准,中国的“清零”政策并没有真正失败。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国家对它已经失去了耐心。…
Read More

南亚的力量:在大流行后的世界中航行于印度洋水域

柏林 (06/12 – 7) 在里面盛大全球棋盘地缘政治,印度洋已经崛起为女王,发号施令尊重和注意力。后疫情时代不仅揭开了弹力南亚国家,但也强调了它们在成型未来世界命令。这一不断演变的叙事的核心是印度这个新兴超级大国及其邻国,其中包括迷人的岛国印度斯里兰卡。这些国家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区域性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传奇全球的转型。 这弹力南亚在疫情期间不能低调的。当世界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时,该地区展现了非凡的表现精神的团结。超越国界的社区聚集在一起,利用他们共同的文化丰富性和克服考验和磨难的内在决心。这个时期虽然充满了艰辛证明了南亚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为未来南亚成为全球事务的强国奠定了基础。 南印度人在全球舞台上的优势公司的领导人、政治家、体育明星和艺术家是本世纪的叙述。这种出现并不是一个突然的现象,而是数十年文化、教育和经济进步的结果。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的科技城市景观,以及钦奈的电影实力,象征着一个不再新兴但确实已经到来的地区。 然而,南亚的真正力量不仅在于其经济实力或地缘政治意义,还在于其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南亚是一个以其多样性而闻名的地区,它以不朽的韧性而团结在一起。在这片土地上,逆境不是障碍,而是取得更大成就的垫脚石。从曾经处于劣势的球队如今赢得全球尊重和钦佩的板球场,到充满活力的民主国家讲述人类胜利和坚韧故事的政治舞台,南亚的故事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当我们深入研究南亚政治格局的细微差别时,它看似混乱的本质揭示了一种不同的秩序。政治思想和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孕育了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稳健性。这种多样性并不是弱点,而是其政治和经济的活力和适应性的证明。 在教育领域,该地区正在经历复兴。南亚的大学不仅是教学中心,也是创新和思想领导力的熔炉。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的民主化,让南亚的智慧传遍了全球每一个角落。这种智力资本是该地区在全球知识经济中最有价值的资产。 在体育领域,特别是板球领域,南亚的转变不仅仅是体育实力的故事,而且反映了其社会和经济的演变。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的球队曾经被认为是小鱼,但现在却在板球界占据主导地位,就像这些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一样。印度超级联赛 (IPL) 证明了印度的主导地位,不仅在体育领域,而且在全球娱乐和商业的更大舞台上。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这是区域赋权和团结的叙述。 在这些增长和进步的故事中,南亚国家的经济自由化向世界发出了大胆的宣言。它标志着对商业、创新和融入全球经济的准备和渴望。随着这些国家开放市场,它们不仅带来经济机会,还带来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一个更加相互联系和相互理解的世界。 然而,南亚最强大的资产仍然是其人民。二十亿生命,每一条都是丰富的挂毯上的一根线这个地区。这些人多样化但共同的经历是南亚增长引擎的燃料。在每一次面临的挑战和每一次庆祝的胜利中,南亚人民都是他们命运的设计师。他们共同的文化、信仰和行动比任何政策或倡议更有说服力。这是一个血浓于水的地区,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未来交织在一起,创造出集体的叙事。进步。 当我们考虑未来时,特别是考虑到印度正在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该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印度的增长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股带动所有船只一起升起的浪潮。南亚经济体的相互联系意味着繁荣的印度可以促进整个地区的增长。这不仅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也是一个地区提升的故事。 总之,当我们在大流行后的世界中航行时,南亚的作用,特别是在印度洋的背景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它的人民、国家和集体精神的故事构成了希望的马赛克,弹力和野心。南亚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充满活力的民主国家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地区观看只是一个可以参与、学习和共同成长的地区。印度洋的未来确实一片光明,预示着南亚的曙光。
Read More

田径亚锦赛中国队包揽女子铁饼和撑杆跳高金银牌

新华社曼谷7月14日电(记者林昊)在曼谷举行的2023年田径亚锦赛14日结束了第三天的争夺,中国田径队包揽女子铁饼和女子撑杆跳高的金、银牌。   女子铁饼决赛中,中国名将冯彬以66米42的成绩轻松夺冠,并刷新了由她自己保持的赛会纪录。另一名中国选手王芳以58米49的成绩获得银牌。   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李玲以4米66夺得冠军。牛春格以4米51获得亚军。   在其他项目中,徐卓一以13秒39获得男子110米栏亚军,许双双以9分44秒54夺得女子3000米障碍亚军,钟嘉未则在女子跳远决赛中以6米46为中国队增添一枚铜牌。   女子100米决赛,葛曼棋以11秒40获得第三名,新加坡选手维罗妮卡以11秒20获得冠军。   男子100米决赛,日本选手柳田大辉以10秒02夺冠,中国选手陈佳鹏跑出10秒30名列第七。   三天比赛结束后,中国队共获得3金7银3铜,总成绩位居日本队之后排名第二。 来源: News.cn
Read More

中国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地探测中开始钻探超深钻孔

乌鲁木齐——周二,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中国第一个超过10,000米深的科学勘探钻孔开始钻探。 手术于周二上午 11 点 46 分开始。它代表了中国深地探索的一个里程碑,为研究地球地表深处的区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钻孔设计深度11100米,位于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钻探过程中,重达2000多吨的钻头、钻杆等设备将深入地球,穿透包括白垩系在内的10多个大陆地层。 参与行动的技术专家王春生说,钻探1万多米深的钻孔,是探索地球未知领域、拓展人类认识边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生说:“钻井工程的施工难度好比一辆大卡车靠两根细钢索行驶。” 塔里木盆地地面环境恶劣,地下条件复杂,是勘探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