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确认埃隆·马斯克是一名“特殊政府雇员”,每年只工作 130 天


埃隆·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特殊政府雇员”(SGE),这是他独特的角色。这一任命允许马斯克以有限的身份为政府服务,参与董事会和委员会等活动,而无需进行广泛的公开财务披露。这个职位是临时的,马斯克每年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30 天。

在这个职位上,马斯克的任务是领导政府效率部,该部涉及精简联邦工作和支出等举措。虽然马斯克拥有重大影响力,包括获得财政部拨款,但考虑到他与特斯拉、SpaceX 和 Neuralink 等多家公司的联系,他的职位引发了人们对潜在利益冲突的担忧。

马斯克还声称自己睡在华盛顿特区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的 DOGE 办公室里。早在 2018 年,他就在特斯拉从事了这种做法。马斯克鼓励员工也这样做,以确保及时推出电动汽车。

“实际上,我们会睡在 [制造] 线上。实际上,我们不会,”他在去年 1 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在办公室睡觉将有助于马斯克最大限度地利用他的 130 天,因为美国政府道德办公室在 2024 年 10 月发布的一份备忘录没有明确规定一天的服务时间限制。

然而,由于他的工资不是直接由政府支付的,因此马斯克不受政府普通雇员通常需要公开披露的约束。

尽管日程安排很紧,但马斯克延长的工作时间和近乎不间断的参与似乎表明他正在最大限度地利用 130 天的上限。虽然政府可能会在一年后重新评估他的状态,但超出这一限制并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他日益增长的自主权在政府内部引起了一些不安,有报道称,马斯克对政府运作的影响和控制引发了冲突和担忧。然而,特朗普总统强调,马斯克的行动仍需要他的批准。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日本释放福岛水的计划遭到猛烈抨击

中国代表周六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表示,北京强烈反对东京单方面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倒入海洋,并呼吁在与有关各方达成协议之前不要启动排放计划。 中国代表说,核污染水的排放过程将长达30年。福岛海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十年后,放射性核素将扩散到世界海洋。此举将风险转移给了全人类。 他说,出院计划不是日本的私事,而是事关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许多国家和利益攸关方都表达了严重关切。在与各方达成协议之前,日方不得擅自向海域排放核污染水。 据美联社报道,一些科学家表示,长期、低剂量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影响尚不清楚,计划中的释放应该推迟。 中方代表表示,日方将此类水排海的理由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水无毒,排放合理。 “日方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必须就一系列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首先,如果被污染的水是安全的,为什么日本不自己使用?为什么这些水不用于农业或工业用途?为什么不排入国内湖泊?” “其次,将受污染的水排入大海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吗? “第三,核污染水排放到海洋中对全球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他说,日本此举纯粹是为了节省自己的钱,同时让世界陷入灾难,并补充说该国将核污染水排放到海中是别有用心的,因为政府知道它是有害的。 “我们再次敦促日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在与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有关方面和国际组织充分协商后,在严格的国际监督下,以最安全、最合理的方式处理受污染的水资源,”他说。 2021年4月,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数百万吨核污染水经处理后排入太平洋。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表示坚决反对。俄罗斯在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也表达了严重关切。 尽管国际社会提出种种合理呼吁和要求,日本仍坚持推进初步计划。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
Read More

强烈谴责麦蔡会后,中国官媒对美国议员团访台鸦雀无声

华盛顿 — 中国官方罕见地没有对一个正在访问台湾的美国国会议员团做出任何反应。中国官媒过去几天里猛烈批评台湾总统蔡英文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会面,但对于这个访台代表团,官媒只字不提。 在麦卡锡会晤蔡英文的同一天(4月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以及一个由两党议员组成的代表团抵达台湾,计划周六在台湾与从美国返回的蔡英文会面。 麦考尔要前往台湾的的消息上个月底就被放出。但截至记者发稿,还没有中国官媒报道这场访问,官方也没有对此表态。 中国似乎有意低调应对这次美国议员团访台的消息,这与官媒对待蔡英文过境美国的方式非常不同。 过去这周里,中国官媒对蔡英文与美国议员见面多次表达了抗议与不满,批评蔡英文是“过街老鼠”,并称北京会对“挑衅者”展开回击。中国的几大官媒都发表评论文章批评蔡英文此次旅程。 被认为代表官方态度的《人民日报》评论员钟声表示“‘倚美谋独’‘以台制华’注定失败”。这篇文章说:“美国的根本目的是将台湾当作棋子,继续搞“以台制华”,企图阻挡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 过去两天里,《环球时报》连发两篇社论,称蔡英文与麦卡锡“两人的丑恶姿态,都将被历史一一如实登记在册”。 中国央视还直播了中国海事局船只“海巡06轮”在台湾海峡展开的巡航巡查活动。 美国前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去年夏天访问台湾时,中国官媒的强硬姿态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美情绪。甚至有不少网民猜测中国可能会击落佩洛西搭乘的飞机。而当北京方面并没有采取动作后,许多民族主义网民感到非常失望。一些评论戏称中国军队只会“炸鱼”。 这次,包括微博在内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对麦蔡会的相关新闻评论区进行了严格审查。 在前文提到的几篇官媒社论的对应微博贴文下,评论区都遭到了过滤,只显示“精选”后的评论。这些评论只是简单重复中国官方的说法,例如“强烈谴责!”、“世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 但在一些没有被微博审查的角落里,可以看到部分网民对中国的强硬说辞并不买账。 有民族主义博主认为,蔡英文与麦卡锡的会面给了中国理由进一步用军事手段恫吓台湾。佩洛西去年访台后,中国军队一连多日派军机和军舰穿过海峡中线作为回应。微博博主“大风吹奏”写道:“上次抹除了台湾海峡中线,这次是不是可以抹除台湾岛12海里海岸线了?” 但这条微博评论区里一条点赞较高的回复则反问道:“又炸鱼?”另一位网民表示:“经济伤不起”。 微博还不同程度地审查了一些关键词。“台湾”、“窜访”等词的搜索结果只显示来自认证账号与官方账号的贴文。而“蔡英文”的搜索结果则只显示官方账号的贴文。 有专家认为中国对麦蔡会的一系列反应显示北京无意恶化事态。…
Read More

美越升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拜登总统否认与中国冷战

距离越战最后一名美军士兵离开越南已经过去50多年,拜登此时前往河内签署了这项协议,使曾经敌对的两国关系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 与越南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美国对两国关系的一次重大升级,这是华盛顿在过去两年里不懈努力加强与越南关系以来的高峰成果。美国将越南视为抗衡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关键。 而且这一点都不简单。越南此番与华盛顿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其最高级别的一种外交纽带,而越南又是中国最古老、最坚定的朋友之一。 在河内,拜登对记者表示,美国的行动不是要遏制或者孤立中国,而是依据国际规则维持稳定。 “我认为我们是在冷战思维之下想得太多了。这不是那么回事,而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拜登在周日的河内回应BBC记者的提问时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希望看到中国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但我希望看到他们是按规矩地取得成功,”他说。 这种关系增进的迹象此前已激怒北京,后者称这些又是美国“冷战思维”的证据。 但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黎洪和(Le Hong Hiep)指,河内对此已深思熟虑,而美国的协议只是“象征性而非实质性的”。 “越南梦” 名称或许是象征性的,但是更紧密的关系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商业协议,以及对中国更低的依赖。 越南有年轻而且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它还培养了一种创业精神,使之对美国投资者非常具有吸引力——特别是那些希望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出的投资者。 戴尔(Dell)、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和苹果(Apple)等巨头公司近年来都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了越南。而随着河内试图脱离对莫斯科的依赖之际,美国还将其视作一个有前途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市场。 华盛顿还积极帮助越南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发展它的电子产业——这些是已经成为争议点的领域,因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 然而,越南可能并不把自己和美国的新伙伴关系看作是非此即彼的站队。随着北京的经济放缓,河内与华盛顿靠拢的关系只不过是出于务实考虑。…
Read More

台湾2024总统大选:国民党为何还没有推举出人选

台湾总统大选,将在2024年举行投票,但前哨战目前已经开打。 在野党国民党党内被认为人气最旺的现任新北市长侯友宜,正在面对希望回到党内参选的台湾富豪郭台铭的挑战。但是侯友宜至今仍不愿松口,表态是否参选,加上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迟迟不底定党内初选规则,引发该党选举被指“拖泥带水”的批评。 台湾有舆论正在质疑,为何去年地方选举大胜后的国民党,此刻提名节奏却缓慢甚至拖泥带水?为何国民党无法承接选举大胜后的气势,趁胜追击,尽早推出总统候选人参赛,导致现在民调开始落后给去年选举的手下败将民进党?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峻豪向BBC中文表示,他认为重点是国民党党主席朱立伦在去年选举大胜后,身为党主席也想要借着战果将自己送上总统大位,开始拖延侯友宜的提名。张峻豪又称,侯友宜又刚选上新北市长,因此不想像上届大选韩国瑜刚当选高雄市长后不久就宣布参选总统,引发选民激烈反弹,最后大败收场。 张峻豪教授认为,这两大因素叠加,导致国民党的选举提名拖宕,与民进党赖清德及民众党柯文哲很早就确定参选的明快态势相比之下,引发支持者忧心。 国民党为何还未公布人选? 目前民进党现任副总统赖清德正式代表民进党参选,第三势力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也登记参选。 这让国民党支持者开始忧心,该党需要赶紧底定参选人选,而不是让各自的支持者相互批评,影响士气。他们希望,这一次总统大选仍如去年地方选举,大败民进党。 长期研究台湾选举及政党政治的张峻豪告诉BBC中文,国民党正是因为去年地方选举“超乎预期的好”,导致朱立伦担任党主席的“总统梦”也开始升起,“而作为党主席,他是党内选举规则即议题设定者的主要决策者,自然能在初选上拖延侯友宜参选的腳步。” 张峻豪解释称,侯友宜虽然在去年连任市长时选得漂亮,但过去侯是朱立伦担任新北市长时的多年副手,因此朱立伦可借故在提名过程上做一些拖延,侯鉴于过去两人上下属的经验,也没有主动去挑战朱立伦。 2016年,朱立伦曾在国民党换下前党主席洪秀柱后,代表该党参加大选,结果败给蔡英文。 此外,侯友宜去年底刚连任新北市长不久,如果很快表态参选总统,等于将重复上一届韩国瑜宣布参选总统的那一幕——这也是刚选上市长不久,就宣布带职参选总统大位的战略。 张峻豪对BBC中文说,当时台湾一直有舆论批评韩国瑜为“落跑市长”,现在台湾舆论也同样有批评侯的声音,认为其若参选,对新北市民及市政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便是侯友宜一直对于参选与否,始终如履薄冰,至今仍未松口参选的主因。 曾任国民党高层的台湾政治评论者郑佩芬则在台湾媒体表示,以“郭、侯、朱”三人相争的情况来看,其实还是反映出国民党党内根深蒂固的“本土蓝”及“外省蓝”分裂的老问题。曾在国民党蒋家掌权时就开始在国民党内工作的郑佩芬表示,国民党内自从李登辉离开后,似乎很难让“本省人”出线竞选总统,这个情况在此次初选中又再次浮现。 郑佩芬认为,国民党里面传统1949年迁台的“外省族群”(外省蓝)与在台湾出生的“本省人” (本土蓝)两边高层,双方对于国民党的两岸论述并不一致,甚至在90年代李登辉掌权执政时期,双方发生激烈的内斗。后来李登辉离开国民党,自2004年之后,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都是外省籍背景。郑佩芬强调,双方不信任彼此,在国民党内是根深蒂固的问题,一直影响着国民党党内政治。 侯友宜与郭台铭是谁? 侯友宜于1957年在台湾南部嘉义出生,来自台湾警界,过去曾担任刑警、台湾警政署署長,是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学博士。侯友宜早期曾在民进党前总统陈水扁任职时被提拔在中央负责警政,后来他被时任国民党籍新北市长的朱立伦提携担任副市长多年,被认为是“蓝、绿”都有人脉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