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超过94万亿 北京派出工作组”查帐”



中央社援引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累计高达94万亿元,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这是资产负债表外的负债。

报导指出,中国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到超过10个财政最差的省份审查帐目,包括未被纳入资产负债表的债务,并寻找削减债务的方法。

据称,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财政部、证券监管机构组成,直接向国务院总理李强汇报。

报导形容,这是北京多年来采取最大规模由上而下的方式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显示在中国经济步履蹣跚之际,北京担心金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工作组目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隐性债务进行审视及分类,这些隐性债务并没有纳入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而是透过场外或其他非公开渠道筹集到的资金。

知情人士说,部分隐藏债务可能会被拨入地方政府的正式债务,部分可能会面临重组。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这些解决方法是让地方政府利用低息的特殊用途债券或其他债券,来支付利息相对较高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订阅

工作组也会向商业银行及政策银行施压,要求延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到期时间,给予特别长的限期,以及降低债务利率。

不过报导指出,另一个最大的症结问题,是这些债务应由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负责。中央政府希望地方政府变卖资产来还债,但地方官员指很多资产没有流动性,中央政府一定要拯救他们。

工作组可能会继续推进地方政府变卖资产减债,并坚持中央政府不会直接介入的原则,避免有道德风险。

报导表示,本次计划是中共领导人习近平7月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会议表示要制定实施一揽子计划,帮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不过报导引述专家表示,目前最大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导致还债困难。

来源 : RFI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中国—南非企业贸易对接会助力两国经贸合作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11日电  (记者谢江)“中国—南非企业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1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中南两国企业在对接会上签署多项贸易协议。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南非贸工部部长易卜拉欣·帕特尔、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以及两国企业家代表共280多人出席活动。 王文涛表示,近年来,两国元首保持战略沟通,引领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中南双边贸易稳步提升,双向投资规模扩大。今年是中南建交25周年,也是金砖“南非年”。中方组织贸易促进团来南非开展进口采购,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实际行动。愿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 易卜拉欣·帕特尔表示,南中两国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诸多务实成果,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南非政府支持中南企业加强合作,将始终为中国企业来南开展贸易和投资打开大门。 陈晓东表示,希望中南商界充分利用贸易对接会平台,不断推动中南经贸合作扩容增量、提质增效。 本次贸易对接会由中国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承办。中国保利集团、中国诚通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比亚迪集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中国企业参加活动。 来源 : CPC
Read More

为何中国会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

中国于 2023 年 1 月 17 日星期二宣布,自 1960 年代以来,其人口在 2022 年首次下降。中国将在未来几年面临人口挑战,人口将减少,而且老龄化。为何中国会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这是法国西部报近日关注的问题。 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今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 1 月 17 日星期二发布的数据,到 2022…
Read More

世界媒体看中国: 通缩的威胁及其由来

在连续三年的所谓疫情清零政策突然收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期的强劲反弹,反而不断减速。近日来,中国面临通过收缩的威胁又成为国际新闻。经济专家们警告说,通货收缩有可能是比通货膨胀更严重、跟难以摆脱的困境。但对中国眼下的经济增长乏力和通缩威胁的由来,观察家们尚无一致看法。 增长乏力之后的通货收缩威胁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消息近几个月来持续不断传出,中国经济面临通货收缩的威胁又成为近日来国际媒体的重大话题。 所谓的通货收缩是一种跟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通缩乍看似乎是好事,物价停止增长甚至下跌,钱更值钱了。但通缩的一个明显症状是消费者推迟或停止购物,需求下跌,生产厂家削减生产,削减雇员,就业形势变坏,导致消费者更加谨慎消费,由此需求进一步下跌。这样的恶性循环被经济专家们认为是常常比通货膨胀还难以摆脱的经济困境。 鉴于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许多国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假如陷入通货收缩的困境,经济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必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国际媒体对中国的通货收缩的威胁及其前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以下这些新闻标题所示: ——中国在通缩的边缘徘徊,这对全球经济是一面(不详的)巨大红旗(美国,《工商内线人》,7月11日) ——中国通缩警铃震响 – 消费者物价零增长,生产者价格呈现7年来最迅速的下跌(美国,《石英》) ——中国:担忧通缩持续,6月份消费者物价增长停滞(日本,《日本经济新闻》,7月10日) ——6月份消费者物价增长停滞,通缩担忧强化的可能性(日本,共同社,7月10日) ——中国处于通缩的边缘(法国,《论坛》周刊,7月9日) ——中国通货收缩压力积聚,消费者物价下滑(路透社,7月10日) 在报道当今中国的经济增长乏力和通缩威胁抬头的时候,世界媒体大都把中国当前面临的这种局面跟先前的疫情清零政策相提并论。但英国《电讯报》的报道则是把先前的疫情清零政策跟现在的困局当作因果关系发展来报道。 7月10日,该报发表报道,标题是,“中国濒临通货收缩,物价下跌”。该报道的导语是:“中国在通缩的边缘徘徊,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继续感受北京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的影响。” 一度无比英明的疫情清零政策及其后续 在从武汉传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借助中国当局强有力的信息封锁和误导宣传在中国全面爆发并传遍全世界之际,为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袖习近平英明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抗疫有力和有效,为了彰显中共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中共当局以严酷的方式推行了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 观察家们的普遍看法是,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中国当局回避公布中国亿万人短时间内感染病毒之后的死亡火化数字,令人难以知晓究竟大约有多少中国人死于病毒感染;但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对中国经济打击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以动辄封门、封楼、封小区、封城、封公路、封港口为特色的疫情清零政策使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变得不可能。…
Read More

《十年·大道至诚: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新书发布

中国日报10月13日电 (记者刘志华)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为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中国商务出版社10月13日在京共同举办《十年·大道至诚: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新书发布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与会专家一道总结经验、擘画蓝图,共商如何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在开幕词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不断织密。截至2023年7月,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全面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及重要成果。祁欣说,十年来,贸易畅通始终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促进了贸易繁荣,为共建国家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商务出版社副社长李学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李宏兵等专家参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展开研讨。 来源:CD